第(2/3)页 这有任何的文明可言吗?” 索菲娅面对突如其来的质问,有些哑口无言。 莫斯科的沙龙上,没有一个贵族青年会这样质问自己,他们只会在自己耀眼的光芒下唯唯诺诺,在自己的词锋下丢盔弃甲。 莱昂纳尔这种毫不退让、针锋相对的气势一时间让她心乱如麻,无法组织起思考。 但莱昂纳尔并没有准备让她有时间反驳,因此质问并没有结束:“所以,索菲娅·伊万诺夫娜·杜罗娃-谢尔巴托娃小姐—— 您口口声声热爱法兰西文化,却只是把它理解成了沙龙里优雅的谈资,社交场上炫耀的资本,或者…… 如同您母亲30万法郎捐款一样,用来标榜自我,甚至试图干涉他人自由的工具! 所以,您从未真正理解法兰西文学的灵魂,它天生就与您试图用金钱、权力绑架一切的思维模式格格不入! 您的法语可能比绝大多数法国人都好,但是您依旧是一个,呵,俄罗斯人……” 莱昂纳尔可谓字字诛心,索菲娅的脸由红转白,再由白转青,丰满的胸脯剧烈起伏着。 她想反驳,想斥责,想喊自己仆人进来,把这个狂妄的小作家丢出去…… 这是一种她从未遭遇过的精神凌辱!她只能死死地盯着莱昂纳尔,眼中燃烧着火焰。 莱昂纳尔轻轻一笑,转身坐回了椅子上,重新面对杜朗教授,以及其他两个评委。 “所以,教授先生们,请出题吧。我接受加试。 但这场加试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我个人的‘名不副实’或‘名副其实’,也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一位慷慨女士的期待或忧虑。 而是为了给这位远道而来的索菲娅·伊万诺夫娜小姐,补上一堂她们缺席了的、关于法兰西文学真正精神的必修课!” 三位考官——杜朗、莫罗、勒克莱尔教授——交换着凝重而复杂的眼神。 莱昂纳尔的锋芒毕露固然解气,却也将他们彻底推到了风口浪尖。 经过一番商议,居斯塔夫·杜朗教授推了推金边眼镜,声音恢复了学者的沉稳:“莱昂纳尔,你捍卫了质疑的权利,也承担了随之而来的挑战。 既然你主动要求加试,以证明索邦学术的纯粹性与你自身学识的成色,那么,我们满足你。” 他停顿片刻,目光扫过旁听席上屏息的众人,最终落回莱昂纳尔脸上:“请阐述——在法兰西文学,乃至整个欧洲文学传统中,‘真实’与‘道德’的关系。它们是否必然对立? 如果存在对立,作家如何在作品中调和、展现,甚至利用这种对立?” 问题一出,整个梯形教室陷入一片死寂,就连索菲娅一时间也忘记了刚刚受到的屈辱,露出了深思的表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