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莱昂纳尔要来艾丽丝的身份文件,自然是有大用。 只是今天去艾丽丝家里,又激起了他的联想——不仅是农场的破败,艾丽丝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全都不在家里。 那片农场依旧丰饶,却已经养不活一家六口了。 几个男孩几乎都去了“城里”——最远的在里昂,最近的在加普。 莱昂纳尔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了巴黎之外的法国。 离开了平原,农民们的生活就变得异常艰难起来,这些地方就像镇长说的,“正在死去”。 所以《故乡》的笔调,也逐渐从童年时光的欢乐,逐渐变得阴郁、低沉—— 【我这时心情激荡,却不知从何说起,只是挤出了一句:“啊!伦图!——是你啊!你来了……” 我紧接着就想问起那些往事:鳟鱼,蘑菇,獾子,野猪,葡萄……但所有的话都被堵在了喉咙里,只能在脑海中翻滚,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他停下了脚步,脸上同时浮现出喜悦和苦楚的神情;嘴唇嚅动了几下,却没有做声。 最终,他的态度变得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浑身打了个激灵;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我也说不出别的话来。】 虽然伦图昨天喊自己是“少爷”,但在的语境当中,“我”的年龄更大,正值壮年,所以“老爷”更合适,也更有震撼力。 【他转过身去,对着身后呵斥道:“皮埃尔,过来,向老爷问好!” 随即从身后拽出一个躲躲藏藏的孩子来。 那活脱脱就是二十年前的伦图,只是面色更为蜡黄憔悴,脖子上也没有那个小小的铜圣母像。 “这是第五个孩子了,没见过什么世面,总是这副畏畏缩缩的样子……”】 如果说《故乡》有什么令人充满绝望、又令人产生希望的,正是孩子。 上一代把森严的等级观念灌输给孩子;但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却依旧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所以我们才要“救救孩子”。 在如今的法国,即使在共和理念最浓厚的巴黎,依旧有许多人向往贵族。 而在乡村地区,名字里带“德”的老爷们,许多还盘踞在要职之上。 唯有一代人一代人的潜移默化,才渐渐冲淡这些观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