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唐四帅-《大唐枭贼》


    第(2/3)页

    “计策运用,还须随机应变。如今我们尚未与齐克让打照面,情况都不清楚,朱小兄弟又如何提出计策来?有道是,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我们既下了决战之志,对付那雪帅时便该群策群力,届时众位也可建言献策。”柳彦璋打圆场道。

    朱温向柳彦璋投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王仙芝那边的良莠不齐,他对此不无逆料。柳彦璋身为辅佐王仙芝四十年的知交,固然人品高洁,更有独当一面之才。但冲着王仙芝的江湖名声来投的众多武林豪杰,却就不一定了。

    “发如韭,割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朱温道:“盟主以草军为吾军之名,往往被儒生所笑,但末将知道,其典故乃是出自这首东汉歌谣。既有此决绝之心,有何不可战?”

    “盐帅早算到王盟主所部在中原正面对抗强敌,多有损伤,北上路上已经在着意征集医士,其中不乏有名良医,更收集了大批药材,能令盟主所部轻伤员快速恢复战力。”

    “宋威离我军更近,我军当计算里程,在宋威所部抵达前,深沟高垒,结寨自守。而我们两军互为掎角,齐克让从东而来时,也就难以收到夹击之效。”

    秦彦等人吃了一惊,不想这朱温真的有几分韬略。

    但那腰悬判官笔的汉子,乃是状师出身,还做过小吏,铁齿铜牙,不是秦彦这种纯粹的草莽之徒可比。当下问道:“我军人数表面上虽多,但以流民为主,堪战者有限,利于流动作战,不利阵地对决。深沟高垒以待敌,又要极大消耗我军体力,万一朝廷重兵集结,八面合围,我等就算不被顷刻歼灭,也要被困死在这宋州之地。”

    这明明是甩锅给朱温。

    之所以必须在宋州决战,一是王仙芝部伤兵过多需要休整,二是需要在富饶肥沃的宋州地面征集补充军粮。现在这讼棍却指责朱温建议深沟高垒应敌,乃是取死之道,用心着实歹毒。

    然而他振振有词,说得又仿佛甚有道理,当下许多头领点头称是。

    朱温却大笑起来:“这位头领何其怯也,简直如同车中新妇一般!”

    言语之间,衣袂飘飘,无风自动,越衬出他磊落美少年的风致,神采照人,似皓月临空。

    那汉子被他仪态所慑,不由滞了片刻,但随即来了劲,怒道:“你这是什么话?说不过吾,便口出攻讦之词?吾也读过孙吴兵法,本是从兵法出发……”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朱温打断他的话:“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因此我才有深沟高垒之议。至于朝廷继续增兵合围,断不可能。”

    “你们都被雪帅齐克让吓破了胆。但平心而论,此战朝廷军的总帅,究竟是老贼宋威,还是泰宁军齐克让?这位头领此前也说了,泰宁军近来财政吃紧,恐怕出不了多少兵马。”

    讼棍出身的汉子急道:“即便如此,也不应轻敌,当谨慎行事……”

    “齐克让临时参战,必然名义上要受宋威指挥。宋威此人,勇而无谋,刚而无断,并非大帅之才。”朱温使出贬敌抬己之法:“在座各位,谁敢说宋威的才具,在王盟主之上的么?”

    这汉子登时与秦彦等人面面相觑。

    虽然王仙芝已经被宋威击败了三次,但当面说王仙芝才具不如宋威,他们怎么敢?

    这时,黄巢中正雄浑的嗓音也骤然响起,是对着王仙芝的。

    “朱温说得大致无错。至少,宋威算不上什么一流谋将,更多还是以勇力著称。”

    “那么论勇,宋威怎么可能比得上你这个天下第一高手?你之前数次败给宋威,是因为你心中还有疑虑,这四十年的安逸奢华,让你迷惑。但现在,你已然找回了那个顶天立地,为了家国天下上泰山玉皇顶,斩杀魔君的自我。这样的王仙芝,宋威绝非对手!”

    黄巢言之凿凿,一字一句,掷地有声,带着令人无法置疑的魔力。

    “至于朱温营将为何认为朝廷不会再增兵合围,我已经猜到他想说什么了,但我希望他自己说完。”

    黄巢亲自出面为朱温站台,令秦彦等人也受到震慑。

    毕竟黄巢同样是武林中成名的宗师,背上那一柄七星砍山刀,可是临阵斩杀了薛仁贵的后人,天平节度使薛崇,决计不是他们能接得住的!

    王仙芝也神色温和道:“朱小兄弟有什么想说的,大可说完。”

    朱温受到黄巢支持激励,不由心头一热:“因为朝廷如今以节度之制,分管天下兵马,好处是兵有常帅,战斗力强。但也导致地方自主权太大,形成骄兵悍将,一旦各镇兵马协同作战,往往互相拖延推诿,保存实力,空耗粮饷。”

    “昔年宪宗朝平蔡州吴元济,朝廷发十六路大军讨伐,先后以严绶、韩弘为帅,李光颜为大将,皆不能协调诸军,以致空耗钱粮,经年无功。后来凉国公李愬定下奇计,雪夜入蔡州,才平定了淮西之乱。”

    “正面例子当然也有,懿宗朝时,明教教主庞勋起兵,屡败官军,震动天下。朝廷以老帅康承训总领其兵,二十万大军围剿庞勋,如臂使指,数月而擒斩庞勋。”

    康承训并非什么神将,但那一战中他资历出众,而大唐四帅又皆在他麾下参阵。康承训至少做到了协调诸军,令四帅的威力被充分发挥出来,最终风帅亲自斩下了明教教主庞勋的首级,而康承训收得总揽全局之功。

    朱温续道:“那我想问,宋威本事,比康帅如何?”

    众人默然。

    宋威虽称名将,但却有忌前的毛病,爱抢友军战功,更喜欢夸大战果。

    此前沂州之战战后,宋威便报功说已经斩杀王仙芝,随后王仙芝又活蹦乱跳地出现,因此朝中不少人就上书请求撤换宋威,奈何宋威资历够老,庙堂上臂援甚多,才一直屹立不倒。

    这正是现今大唐的荒唐之处,官场上的资历、交情,要比能办事更重要。宋威年老有人脉,雪帅齐克让也只能做他的援兵,名义上受他驱使。

    然而朝廷不可能不知道宋威的斤两,指挥得多少兵马,加上国库府藏有限,定是不会再多添兵马,试图泰山压卵的。

    而且无论怎么看,宋威便能数败王仙芝,再加上雪帅齐克让,无论如何是足用了。

    然而义军一方,亦终于做出了与官军在宋州之地誓死一战的决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