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朱元璋看来,大孙此行的危机,未必会是那些冒犯边关的倭寇,真正的危机,或许来自大明内部。 …… 两日后。 急行军即将进入淮安境内,可以说,这一路疾行很是顺利,一个不开眼的家伙都没有遇到。 不过这一路上也让朱雄英感慨颇多,虽说没有后世中的柏油马路,也没有平坦的水泥路。 但朝廷弄出来的官道,规格也是挺高的,也让他们节省了不少的时间。 休息半个时辰后,朱雄英刚打算下令出发时。 远处的官道上却出现不少百姓的身影,并且从他们前行的姿态上,不难推断出,他们此时很惊慌,甚至可以断定,这些百姓在逃荒。 因为大明律例明确规定,百姓不得踏上官道。 倘若百姓没有遇到要紧事,绝不会去做这种自寻死路的事情。 蓝玉满是疲惫的声音在一旁传来:“大力,过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或许是因为上了年纪的缘故,连续两日的急行,已经让蓝玉的身体吃不消了。 即便朱雄英多次提议,让他好好休息,在后边慢慢跟着就行。 却都被蓝玉拒绝了,既然答应了陛下,那么蓝玉就不可能让殿下独自前行,除非他死了。 也正是因为拗不过蓝玉,所以今日行军中,才破例多休息了几次。 很快,大力带着一名神态惶惶不安的老汉走了回来。 不用其他人吩咐,老汉直接跪倒在地面上,哀求道:“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小老儿也不愿……” 朱雄英主动上前,将老汉搀扶起来,轻声询问道:“朝廷有令,百姓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属地,到底是哪里的官员这般胆大妄为?” 听到这样的话音,老汉的脸颊上顿时浮现出愤怒之色,就差没有当场骂人了。 亦或者说,站在他面前这些人大明将士,让他们感受到强烈的不安,不敢过于放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