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机括转动的轰鸣,三十六门火炮同时转向,炮口喷出火舌,实心铁弹如暴雨般砸向敌船。 首当其冲的海盗船桅杆应声而断,船体中部炸开碗口大的窟窿,海水汹涌灌入。 倭寇们惊惶失措,他们从未见过能在百丈外发动攻击的武器。 尚未回过神来,第二轮炮击又至,两艘海盗船接连沉没。 剩余船只试图靠近接舷,却见战舰突然提速,钢铁包裹的船头如利刃般劈开海浪,直接撞向一艘海盗船。 木质船体在钢铁巨舰面前不堪一击,瞬间支离破碎。 “调转炮口,轰击岛上火炮!”郑和下令。 战舰缓缓转向,对准黑沙屿岸边的石砌炮台。 三轮齐射后,硝烟在海面上蒸腾,与晨曦交融成灰蒙蒙的雾霭。 郑和望着漂浮在海面的残肢碎木,忽然瞥见礁石丛中有人影晃动。 是个浑身浴血的倭寇,正抱着一块破木板向黑沙屿西侧的洞穴游去。 “派十名水性好的弟兄,随我登岛。”郑和解下腰间佩刀,转头对王景弘道:“其余人继续警戒,注意暗礁区。” 洞窟内的景象让明军士卒倒吸凉气:洞壁上挂满晒干的人皮,腥臭味混着海盐气息扑面而来。 最深处的石台上,堆着数不清的玉扳指、金簪子,还有半幅绣着牡丹纹的明缎——显然是从大明商船上劫来的货物。 “大人,这里有幅帛画!”一名士卒举着卷边角焦黑的画轴跑来。 展开画卷,只见朱漆屏风前,几个头戴乌纱帽的倭人正捧着珍珠玛瑙向居中的武士谄媚。 右下角朱砂小楷写着:“洪武十一年,肥前守献大明商货于幕府大人。” 郑和的手指在“洪武十一年”几个字上顿了顿。 那是三年前的落款,也就是说,这些倭寇背后竟有倭国官府撑腰。 他将画轴小心收好,目光扫过洞窟角落蜷缩的几个老弱妇孺,皆是大明百姓打扮。 “带他们上船,伤重的先敷金疮药。”郑和转身时,靴底碾碎了半枚玉扣,“把赃物清点造册,明日卯时启航,目标,对马岛。” 战舰如黑色巨鲸破水而行,对马岛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 郑和立在甲板,手按剑柄凝视前方,海岸线礁石嶙峋。 十二座石塔如狰狞利齿排列,塔上飘扬的白底红日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大人,岛上火炮射程覆盖浅滩。”王景弘递上观远镜,镜中可见石塔间隙架着青铜佛郎机炮,炮口正缓缓转向海面。 郑和指尖摩挲着腰间鎏金牌,忽然瞥见西南角浪花有异。 三艘快船正从暗礁区驶出,船舷画着醒目的八幡大菩萨纹——是倭国正规水军。 他心中冷笑,果然如皇孙所料,海盗巢穴与倭国官府早已勾结共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