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流放云南,那等蛮荒之地,朱允炆自幼娇生惯养,如何能受得了? 但他深知父皇心意已决,不敢再求情,只能含泪谢恩。 回到东宫,朱标失魂落魄地走进书房。 吕妃听闻消息,疯了似的扑上来:“殿下,允炆他……” “贬为庶人,流放云南。”朱标声音沙哑,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吕妃凄厉地尖叫一声,昏厥过去。 朱标却已没有心力去管她,只是怔怔地望着窗外。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宫墙上,染成一片血色。 他想起朱允炆幼时牙牙学语,骑在自己脖子上欢笑的模样,又想起朱雄英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英姿,心中满是悔恨与无奈。 就在这时,朱雄英匆匆赶来,衣服上还沾着尘土。 朱雄英单膝跪地道:“父王,儿臣听闻允炆之事,特来求见。” 朱标看着眼前这个优秀的儿子,心中五味杂陈:“雄英,你来了。” “父亲,允炆虽犯下大错,但他毕竟是我弟弟。”朱雄英抬起头,眼神坚定。 “儿臣恳请父亲,让儿臣护送允炆前往云南,路上也好照料一二。” 朱标一愣,随即眼眶泛红。 他没想到,朱雄英竟如此大度。 “雄英,你……为何要如此?” 朱雄英诚恳道:“因为我们是兄弟。儿臣自幼深知父亲的不易,也明白皇家的残酷。” “允炆误入歧途,儿臣只希望能在他流放的路上,让他明白自己的过错,重新做人。” 朱标颤抖着双手,将朱雄英扶起:“好,好!不愧是我的儿子!” 他心中满是欣慰,又有几分苦涩。 若是朱允炆能有朱雄英一半的懂事,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几日后,朱允炆被押解出京。 他形容憔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骄纵。 朱雄英骑着高头大马,率领一队士兵护送。 临行前,朱标站在城楼上,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泪水模糊了双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