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话间,杨思义拿起一旁的茶盏,准备润润自己的喉咙。 毕竟之前一直在忙碌,根本就无暇喝水,直到现在,才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 听到尚书大人的话语后,侍郎清了清自己的嗓子。 这才开口道:“大人,本季度的税银,共计——不到两亿两!” 杨思义微微点头,鄙夷道:“这点银子就将你激动成这个样子?区区两亿两——你说……多少?” 嘲讽之言还没有说完,便猛然醒悟过来,直接站了起来,不可置信的盯着下属。 就连茶盏中的茶水溅到衣服上,都无暇理会。 然后猛然一把抓住侍郎的肩膀,质问道:“你小子再说一遍,共计多少银子?” 侍郎急忙回答道:“大人……共计……不到两亿两。” 原本只是偷偷瞄向这边的同僚,此时全都倒吸一口凉气,与尚书大人一样,纷纷流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这还只是一个季度的税收,就能收回这样一个天文数字。 要知道,以往每年的税收,也只不过是区区几百万两银子。 抛出去朝中的正常开销,整个户部每一年都处于亏空状态。 所以导致杨思义这个六部之一的尚书大人,在其他尚书的面前,都略显底气不足。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没有银子的情况下,整个户部的官员们,也不可能挺直自己的腰杆子。 所谓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 在皇孙殿下推广商税改革后,户部彻底站起来了。 尚书大人也好,他们这些侍郎也罢。 在诸位同僚们的面前,终于可以挺起自己的胸膛了,再也不用看他人脸色行事了。 只因为现在的户部有钱了,想要用银子,单单有陛下的命令还不够,至于该怎么做,哼哼! 曾几何时,整个朝廷都在为如何发放俸禄而发愁。 时常还要赈济各地灾害。 又由谁会想到,大明境内的商贩们会这么富有? 杨思义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直奔属下那张桌子,拿起账簿直接翻到最后一页。 望着上面记录的数字,一亿九千八百多万两。 生怕自己眼花,杨思义反反复复确认后,这才扭头看向属下道:“核实过吗?确定没有算错?” 侍郎飞快的点头回应,并且拍着胸膛保证道:“小人愿以项上人头做保,绝不会有丝毫的差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