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谁能够想象的到,一个类似钱庄的存在,竟然还有如此大的作用。 日后的大明,再也无须因为携带大量的财富而苦恼了。 就算行千万里路程,也仅仅是需要携带一张票据而已。 无论在大明境内哪一座城池,凭借皇家银行的票据,都可以兑换处等量的白银。 想的越多,越能证明自己啥也不是。 杨思义自嘲的笑了笑,这才恭敬施礼道:“下官的本事,不及皇孙殿下之万一!” 朱雄英摆手道:“杨大人过奖了,这些都是基本操作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闻言,杨思义顿时一口气没提上来,直接被噎住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过想想也确实是这个样子。 皇孙殿下的本事,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些臣子们能够想象的。 这么多项目也好,经历的事情也罢。 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个不是超出自己的预料之外? 他们这些做臣子,看待事情,永远都只是眼前那么小小的一嘎达。 根本就不会拥有皇孙殿下那般远见。 继续与皇孙殿下探讨,受伤、受打击的人,只能是自己。 所以杨思义直接提出告辞的请求。 并且承诺,一切都会按照皇孙殿下的命令进行, 修建铁路不是小事,自己需要回去好好筹划一番,尽可能的将成本压缩下去。 待杨思义离去后,朱雄英再次陷入沉思之中。 凭借朝廷一己之力,很难将铁路修建完毕。 所以征发民夫的事情,还需要慎重想想。 随着一条鞭法的实施,百姓们不再被强行捆绑在土地上。 除了那些拥有土地的百姓外,更多的百姓们,无须再缴纳人头税。 从而导致不少百姓,纷纷背井离乡,另谋生路。 只不过这一类的百姓们,却有一个不好的称呼“流民”。 但与那种灾区走出来的“流民”不同,更加是两个概念。 他们不是乱世之中颠沛流离的人,而是因为没有土地,另谋生路的人。 新制度没有推广之前,这些百姓们,根本就无法离开自己的家乡。 只因为户籍管理制度的严苛,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开户籍所在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