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管家在一旁急道:“公爷,快备钱吧!锦衣卫都找上门了,再迟疑恐生祸端!” 李景隆咬了咬牙,狠狠踹了马肚子一脚:“备银子!越多越好!” 当天傍晚,类似的戏码在各家勋贵府第轮番上演。 信国公汤和家的儿子汤鼎正和幕僚们盘算利弊,听闻徐、李两家都动了真格,当即命人抬出二十万两现银。 韩国公李善长的孙子李琪本想观望,却在府门前撞见巡城的羽林卫,吓得连夜让人去皇家银行兑银票。 夜色渐深,京兆府衙前的空地上却渐渐热闹起来。 徐辉祖带着家丁守在最前排,身后跟着魏国公府的银车。 各家勋贵的管事们扛着钱箱,在火把的映照下排起长队。 有好事者数了数,竟有近百家府邸派人前来。 三更时分,杨士奇带着吏部的官员赶到。 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和堆积如山的银箱,他不禁在心中感叹:皇孙这一步棋,当真是走得妙极。 卯时的梆子刚敲过第一响。 京兆府衙的大门“吱呀”一声开了。 杨士奇身着绯红官袍,站在石阶上高声道:“奉皇孙令,京西煤矿第一期股份开售。 每股五万两,每人限买十股。 按排队顺序,依次办理!”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响起一阵骚动。 徐辉祖上前一步:“杨大人,魏国公府认购二十股!” 杨士奇点点头,示意吏员登记:“徐公爷果然识大体。” 徐辉祖身后,李景隆的管事挤上前来:“曹国公府,十五股!” 紧接着,各家管事纷纷报出数字。 信国公府十股,韩国公府八股,江阴侯府五股……不到半个时辰,三百股便已售罄。 杨士奇高声道:“没买到的莫急!三日后开售第二期,仍是三百股。” 人群中顿时响起一片松气声。 那些来晚的勋贵管事们互相使着眼色,都在盘算着三日后如何抢占先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