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负责登记的小吏笔尖都在颤抖。 短短十日,报名的流民已逾三万,远超预期的五千之数。 “官爷,俺们带的这袋菜籽能带上车不?”一个裹着蓝布头巾的妇人抱着陶罐,里面装着她攒了三年的白菜籽。 小吏刚要摇头,却见朱雄英从站台走过,连忙躬身行礼。 “让她带上。”朱雄英看着陶罐上的裂痕。 想起皇爷爷说过的“民以食为天,告诉所有流民,带种子者,每人再发两斤麦种。” 妇人扑通跪倒,额头撞在铁轨上发出闷响。 周围的流民纷纷效仿,黑压压的人群里,不知是谁先唱起了新编的歌谣:“出关去,闯关东,黑土地里出黄金……” 蒸汽机车的鸣笛声刺破长空时,老王头突然抹了把泪。 他怀里揣着亡妻的牌位,牌位背面刻着去年饿死的小孙子的生辰。 车窗外,北平府的城墙越来越远,而他眼前却仿佛铺开了无边无际的黑土地。 一个月后,第一批流民抵达开原卫。 负责接应的辽东都司指挥使早已在城外搭好了草棚,蒸汽破冰机正轰鸣着开垦冻土,铁齿滚筒翻起的黑土带着冰碴,却散发着腐殖质的清香。 “这土……竟能攥出油来!”老王头抓起一把黑土,指缝间的泥土黏得能粘住草叶。 旁边的农妇立刻将白菜籽埋进土里,仿佛生怕这肥田会飞走似的。 朱雄英特意从工部调来的暖窖已搭建完毕,砖石砌成的窖房里,无烟煤炉烧得正旺,育秧盘里的稻种已冒出嫩芽。 负责农技的老把式蹲在暖窖里,突然朝着北平方向叩首:“皇孙殿下圣明!这暖窖育的不是秧苗,是咱流民的活路啊!” 冬去春来,当江南的桃花刚绽出花苞时, 奴儿干都司的黑土地已泛出绿意。 老王头的三亩试验田竟长出了半尺高的麦苗,比他在苏州府种的最好的年成还要茁壮。 更让他惊喜的是,松花江畔的柳树林里,随便挖挖就能找到比拳头还大的山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