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殿下不仅有远见,还处处为百姓着想,有这样的君主,大明何愁不兴? 几日后,皇城朱雀大街上的“南越鲜果铺”率先挂出了新招牌——“江南荔枝,现摘现卖”。 招牌一挂出,立刻吸引了大批百姓围观。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汉子挤到跟前,好奇地问道:“掌柜的,这荔枝是江南种的?不是从南越运来的?” 掌柜的是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脸上堆着笑,大声说道:“这位客官,您说对了! 这荔枝是咱们大明江南自己种的,刚从江南通过铁路运过来,比海运快了足足半个月,新鲜得很! 而且价格比原来便宜了三成,您要不要买一串尝尝?” 汉子有些惊讶,又有些怀疑道:“真便宜了三成?不会是味道不好吧?” “您放心!” 掌柜的拿起一串荔枝,剥开一颗递过去,笑道:“您先尝尝,不好吃不要钱!” 汉子接过荔枝,放进嘴里一嚼,清甜的汁水立刻在口中散开,比他去年买的南越荔枝还要好吃。 他眼睛一亮,连忙说道:“好吃!太好吃了!掌柜的,给我来两串!不,来五串!我要给家里人都尝尝!” 周围的百姓见了,也纷纷上前购买。 不一会儿,铺子前就排起了长队。 有孩子拉着母亲的衣角,哭闹着要吃荔枝; 有老人拄着拐杖,慢慢排在队尾,脸上满是期待; 还有些商人模样的人,直接跟掌柜的商量,想批量采购,运到其他地方去卖。 同一时刻,紫禁城御花园内,朱元璋正拄着拐杖缓缓散步,徐达陪在他身边。 两人看着远处皇宫外热闹的景象,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朱元璋感慨道:“天德,你看这大明,如今真是越来越有生气了! 以前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闲钱买荔枝这种南方珍果? 现在倒好,寻常人家的孩子都能尝到鲜了。 咱这大孙儿,比朕当年想的还要周全。” 徐达躬了躬身,眼中满是敬佩:“陛下说得是,皇孙殿下不仅懂政务,还懂民生。 就说那京西煤矿,当初臣还担心矿工安置会出问题,没想到殿下早就制定了章程,不仅给矿工发足工钱。 还建了学堂和医馆,让矿工家的孩子能读书,生病了能看病。 现在臣去京西巡查,看到矿工们脸上都带着笑,这比什么都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