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可倒好,他们这些牧民成为了战俘,只要大明的将士们不开心,很有可能会将自己给杀了。 恐惧的情绪在他们这些俘虏中蔓延,只是结果却超出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大明的将士们非但没有杀他们,反而让自己操持旧业,继续为大明放牧。 待遇却与之前有着天差地别,不但为自己提供住宿,就连吃的东西,也要远远好于在部落的时候。 就连以往贵族家中都难得吃上一顿的白米饭,如今帮助大明放牧,他们这些俘虏也能够吃到。 只要自己做的足够好,大明人还会奖励自己一些从未见到过的水果。 久而久之,这些俘虏们心中的恐惧被抚平。 同时心中也明白一个道理,只要自己老老实实帮助大明人放牧,这些大明人就绝对不会亏待自己。 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得到大明人的认可,他们便会赏赐珍贵的东西来激励自己。 这是以往给贵族们做奴仆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开始的时候,有些牧民还在幻想,他们何时能够重获自由,重新投入草原的怀抱。 现在看来,给大明人放牧,是很明智的选择。 原本在他们心中占据很重要位置的部落,如今也逐渐被大明所替代。 之前金帐汗国与蒙兀儿斯坦联军打过来时,还有不少蒙古的俘虏们,主动提起武器,前去抵御联军的入侵。 毕竟如今这种梦境般的生活,是他们幻想以及的生活,绝不想轻易失去。 结果可想而知,即便是这些牧民们主动请缨,朝廷也不会让他们上战场。 因为燕王朱棣与李明浩二人用兵如神,打的敌人溃不成军,弘扬大明国威,根本就用不到这些战俘上场。 至于稳定下来后的瓦剌部与鞑靼部,如今已经成为了大明北疆行省。 并且在北疆行省单独设立一套行政班子来管辖民生及牧场的规划。 朝廷并未从大明内部抽调官员前来管理,而是就地选拔。 首选的官员就是本次跟随燕王朱棣出征的年轻文官们。 虽然这些年轻官员,并非是草原上土生土长的人,但出征这么久,已然对草原有了一定的了解。 所以,北疆行省的行政班子很快就支了起来,然后按照皇孙殿下的规划,有条不紊的发展着。 至于军需之物,更是通过铁路从内地源源不断的送了过来,保证大军行军所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