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臣们纷纷领命,表示会尽快落实。 朱雄英看着众人,语重心长地说:“百姓的事,无分大小,都关乎江山社稷。 我们做臣子的,要多站在百姓的角度想一想,既要让他们能安居乐业,也要让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双手谋生。 只有这样,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旨意下达后,工部、户部、顺天府立刻行动起来。 工部选派了经验丰富的工匠,前往永定门附近的空地勘察地形,绘制图纸。 短短三天,建设方案就制定完成。随后,工匠们带着材料进驻工地,挖土、砌墙、搭建摊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顺天府则派出衙役,挨家挨户地通知小吃商贩们迁移的消息。 一开始,商贩们大多心存疑虑。 王二听说要搬到永定门,心里犯嘀咕:“永定门那地方那么偏,会不会没人去啊?要是生意不好,我这一家老小可怎么办?” 刘三也担心:“还要交管理费,我这麻辣烫一天能赚多少?交了费还能剩下多少?” 赵四则觉得麻烦:“我这木车推了这么久,搬到新地方还要重新适应,太费劲了。” 为了打消商贩们的顾虑,周应秋亲自去各个摊位,耐心解释:“诸位放心,新的小吃街是皇孙殿下亲自下令修建的,朝廷会帮忙宣传,保证客流量。 而且小吃街统一管理,卫生好、秩序好,顾客也愿意来。 至于管理费,朝廷收取的费用都会用来雇人打扫卫生、维修设施,你们不用再自己操心这些事,能专心做生意,赚的钱只会比现在多。” 朱雄英也特意安排了一次与商贩代表的见面,王二、刘三、赵四等人都在其中。 朱雄英没有摆皇孙的架子,而是像朋友一样与他们聊天,问他们的难处,听他们的想法。 当王二说出担心客流量的问题时。 朱雄英笑着说:“王掌柜,你放心,朝廷会在皇城各个路口张贴告示,告诉百姓们小吃街的位置和开业时间。 而且我还会让宫中的太监、宫女,还有勋贵家的人去小吃街光顾,带动人气。” 听到朱雄英这么说,商贩们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王二率先表态:“既然是皇孙殿下亲自安排,我信得过!我愿意搬到新的小吃街。” 刘三、赵四等人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搬迁。 半个月后,小吃街的建设终于完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