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有的懂民政,有的通律法,有的善农耕,一个个眼神明亮,语气坚定,没有丝毫犹豫。 老臣们看着这一幕,脸上渐渐露出羞愧之色。 杨尚书垂着头,手指不再摩挲朝笏; 兵部尚书叹了口气,看向那些年轻官员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敬佩。 英国公张辅更是忍不住点头,朗声道:“殿下,这些年轻臣子有如此胆识,实乃大明之幸! 臣以为,可让他们前往西洋,再从军中选派些有经验的校尉随行,协助他们处理事务。” 朱雄英的怒容早已消散,嘴角露出了笑意。 他站起身,走到殿阶前,目光扫过那些请缨的年轻官员,声音里满是欣慰:“好!好一个‘愿往’! 本皇孙没看错你们!你们有开拓之志,有务实之才,西洋之地,正需要你们这样的臣子!” 他顿了顿,又道:“凡请缨前往西洋的官员,即刻升一品官阶。 李明远、陈敬之升为七品,王承佑升为六品。 朝廷赐银百两,作为安家之资,家眷若在京城,由礼部负责照料,子女入学可优先选入国子监。 任职期间,俸禄加倍,若有政绩,期满返京后,优先提拔!” 这话一出,年轻官员们顿时面露喜色,纷纷跪地谢恩:“臣谢殿下恩典!” 朱雄英抬手让他们起身,又看向吏部尚书:“吏部即刻着手,统计请缨官员的专长,根据西洋各据点的需求,分配任职之地。 吕宋需懂农耕的,南洋矿区需懂律法的,西洋港口需懂通商的,务必人尽其才。” “臣遵旨!” 吏部尚书连忙应道,此刻再无半分犹豫。 朱雄英又看向兵部尚书道:“兵部,选派五十名精锐校尉,护送官员前往西洋,同时协助据点防卫。 再调拨十艘快船,运送官员及所需的农具、种子、文书,务必确保他们安全抵达。” “臣遵旨!” 兵部尚书躬身领命。 朱雄英最后看向礼部侍郎道:“礼部,负责照料官员家眷,制定西洋官员的奖惩制度。 每三个月派快船传递一次消息,让官员们能及时了解京城情况,也让朝廷知晓西洋的进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