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对峙-《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2/3)页

    “无关?”

    朱雄英冷笑道:“方大人,你这是自欺欺人!

    汉武帝尊儒,是取儒家‘大一统’‘君权神授’之理念,以巩固皇权;

    同时他又重用卫青、霍去病等武将,发展军事,这才成就霸业。

    而宋朝呢?一味强调‘重文抑武’,将儒家‘仁义’曲解为‘妥协求和’;

    甚至压制武将、忽视武备,这难道不是对儒道的误用?

    林鸣说后世儒者曲解圣意,难道说错了?”

    方孝孺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一阵红一阵白。

    他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发现自己根本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皇孙殿下的问题,正好戳中了儒家一直回避的痛点。

    朱雄英见状,语气缓和了一些:“方大人,本王并非要否定儒家。

    儒家之道,有其精华,亦有其糟粕。

    若一味盲从,不知变通,再好的学问也会变成束缚发展的枷锁。

    林鸣的质疑,或许言辞激烈,但并非没有道理。

    本皇孙倒觉得,他这种敢于思考、敢于直言的精神,才是我大明学子应有的品质。”

    方孝孺心中一急,还想再争辩,朱雄英却摆了摆手:“方大人先下去歇息吧,待会再听本王的裁决。”

    方孝孺无奈,只得躬身退下。

    接下来进去的是周敦儒。

    他比方孝孺更为谨慎,进门后先是详细陈述了林鸣在课堂上如何打断授课、如何反驳自己。

    随后才恳请朱雄英“严惩林鸣,以正学风”。

    朱雄英听完,问道:“周先生,林鸣在课堂上问你‘外敌入侵之际,只需与之讲道理,便可退敌’,你当时是如何回答的?”

    周敦儒一愣,随即答道:“老臣当时训斥他无礼,说他不懂圣人之道。”

    朱雄英追问道:“所以你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周敦儒脸色微变:“殿下,此等荒谬之问,根本无需回答。

    圣人之道讲究‘以德服人’,若我大明德行足够,外敌自会臣服,何须动武?”

    朱雄英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失望:“周先生,你这就是空谈义理了。

    当年元朝入侵宋朝,难道是因为宋朝德行不足?

    非也,是因为元朝武力强盛,而宋朝武备废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