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怎么做?” 百骑四巨头再加上不请自来的李道宗,五人围坐案前。 那四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温禾身上。 苏定方、许敬宗和黄春都有些急切,异口同声的问道。 唯有李道宗显得气定神闲,自顾自倒了杯热茶,袅袅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此事简单,让你们百骑的人去市井里散播消息就是了。” 温禾抬眸看了他一眼,指尖在案上轻轻点着:“这样做效率太慢,而且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使者也不是傻子,空穴来风的消息,他们未必会信。” “那你说,该怎么做?”李道宗捻着山羊胡,挑眉反问。 温禾嘴角高高扬起,眼底闪过一丝狡黠,却笑而不语。 “小娃娃,你这是装什么神秘?” 李道宗被他这模样勾得心里发痒,放下茶杯催促道,“快说!” “这事,其实也简单。” 温禾终于开口,眉头轻轻挑起,却又故意卖了个关子。 “但不急,得等倭国使团离开后再做。” “嗯?”苏定方和黄春面面相觑,显然没明白其中的关节。 许敬宗指尖在案上敲了敲,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却没敢贸然开口。 李道宗摸着胡子,哼了一声:“故弄玄虚。倭国使团要参加元会才会离开,这至少得等半个月,难不成要让本王陪着你耗?” “不过可以先布局。” 温禾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稳。 “让二队的人去鸿胪客馆附近潜伏,先混个脸熟。尤其是半岛那三国的使者,得让他们觉得这些人不是刻意接近。” 这是第一步,对百骑而言不算难事。 二队本就是负责市井渗透的,平日训练的便是如何在三教九流中周旋,从闲聊中套取情报。 而二队的成员,除了温禾,身份信息也只有黄春知道。 苏定方和许敬宗只知其存在,却不知具体是谁。 “接下来呢?”李道宗追问,显然对这前戏没什么耐心。 “接下来,就是等着。” 温禾莞尔一笑。 这话跟没说一样。 李道宗顿时意兴阑珊,将手中的茶杯重重往案上一放,茶水溅出些许:“罢了罢了,你开心就好,反正这是陛下交给你的差事。” 他倒不是不相信温禾做不到。 而是这小娃娃故弄玄虚的,明摆着是不想让他知道。 他便不自讨没趣了。 “本王走了,元日前,本王让人把小马驹和地契送到你府上,省得你天天念叨。” 说罢,他摆了摆手,起身便往外走,锦袍的下摆扫过炭盆,带起一阵火星。 见他走远,温禾长长伸了个懒腰,骨节发出一连串轻响,随即对黄春道:“潜伏的人我来选,有劳黄监事上报陛下。” 对此黄春也没什么意见的点了点头。 他虽然知道二队的名单,却从不管人员调动的事情。 跳丸日月,时光荏苒。 又是几轮日月转换。 临近正旦。 长安城内的风似乎都带上了几分暖意,寒冬的萧条被日渐浓厚的节庆气息悄悄驱散。 街道两旁的商铺早早挂起了五彩斑斓的绸带,往来的行人比往日多了数倍,摩肩接踵间。 这热闹景象的背后,羊毛线的流传功不可没。 一捆上好的羊毛线不过百文钱,足够寻常人家织一件厚实的成衣,若是给孩童做衣裳,巧手的妇人甚至能改改补补穿两三年。 这般实惠又暖和的物件,让寒冬里的百姓多了添置新衣的念头,也让东西两市的烟火气比往年旺了不少。 往年这个时候,西域来的行商们总对着仓库里堆积的货物发愁。 寒冬腊月,买主寥寥,货物卖不出去,还要缴纳不菲的保管费。 可今年却截然不同,东西两市依旧人声鼎沸,尤其是与羊毛相关的摊位前,更是挤满了询价的百姓。 东市一隅,一间叫做“丽禾百货”看似不起眼的商铺内。 温禾正坐在靠窗的案前,低头核查着账簿,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留下清晰的字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