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刽子手必须死-《谍战:我是螺丝刀,卧底76号》


    第(2/3)页

    再往下是“会见计划”:25日下午2时,到27日上午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的。

    最后一行是“离开时间”。

    中岛的行程安排得很满,沿途和住处的安保更是层层叠叠,想靠近他都难如登天。

    他心里不禁感叹,军统的情报工作竟细致到这种地步——连中岛随行护卫车的数量、路线途经的租界边界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这足以证明他们早就盯上了这个刽子手,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只是一直没找到安保漏洞,才迟迟没动手。

    其实李海波比谁都清楚,在这种密不透风的安保下搞刺杀,根本不是明智的选择——稍有不慎,不仅杀不了中岛,还得把自己和身边的兄弟搭进去。

    可再不动手,等中岛27日坐上去日本的飞机,这辈子恐怕都没机会再让他血债血偿了。

    估计这次山城总部也是不得已,才冒险启用他这个早已转入地下、专做情报工作的特工。

    毕竟当年“军统第一杀手螺丝刀”的名号不是白来的,对付这种高难度刺杀,总部大概觉得只有他能试一试。

    李海波指尖摩挲着纸条边缘,默默将它叠成小块收进随身空间。

    这些情报看着详细,可在他眼里,真正有价值的只有中岛抵达时的行进路线——下榻细节、会见计划和离开时间,根本不可能一成不变,他会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

    更何况,他住进大和旅馆后,酒店的安保强度会密得让你怀疑人生,根本没机会靠近。

    这么一分析,刺杀的最佳时机就很明确了:只能是中岛下飞机后,从虹桥机场到大和旅馆的这段路。

    要是想避开人口密集区、减少误伤和目击者,那就只能选虹桥路和中山路这一段——这段路相对偏僻,那么窗口期最多就只有半小时。

    错过了这个窗口,再想完成刺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他靠在黄包车上,望着路边掠过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刺杀任务是绝对不可能放弃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在小泉的押运任务上做文章了。

    “先生,闸北到了!”黄包车夫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将沉浸在思绪里的李海波拉回现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