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零七章 神仙入关(求票票)-《秦时小说家》


    第(1/3)页

    “这就是咸阳!”

    “咸阳!”

    “天下巨城,多在传闻,而今终得一见。”

    “果然是名不虚传。”

    “倒是一路入关以来,多有闻,秦国有意落下新的朝宫,已经建造多年了。”

    “阿房宫!”

    “不知是什么模样,想来……更胜咸阳宫!”

    “……”

    一路风尘。

    一路辛苦。

    一路过重重关卡。

    一路冒着愈发严酷的寒冷。

    一路……终于来到目的地了。

    耗费足足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的时间,从东郡阳谷之地到达咸阳,到达帝国的核心都城,到达如今的诸夏第一城!

    立于咸阳南城的城门外辽阔场地上,一身粗布衣袍装束的马鸣生仰首以观那胜过记忆中任何一座城池的城墙!

    城郭外沿无穷无尽一般,入函谷关以来,于秦国的消息了解许多。

    咸阳,因是帝国都城,引来四面八方之人前来,或有居住,或有逗留,或有朝廷官府强行迁移来的百姓……。

    再加上咸阳本身的住民。

    这座大城早已经超过百万之民,单单咸阳城原有的大小根本不足以承载,是以,这些年来多有延伸城郭。

    多有在四周相隔之地,落于崭新的居住之所。

    看起来……更为拥挤了。

    然。

    却也更加繁闹了,更加繁华了,更加无与伦比了。

    咸阳城是第一次见,记忆中,最为恢弘的城池无过于临淄,那是齐国当年的都城。

    齐国投降后,因一些缘故,临淄已经被拆除了一部分,纵如此,也是多雄伟的。

    对比齐鲁之地的其余城池,更不是一个层次的。

    燕地也曾去过,蓟城见过,差不多沦为废城了。

    赵国的邯郸也曾去过,也是多凋零。

    跟着卢敖前辈一路西行,特意路过魏国的大梁城、韩国的新郑……,多不复往昔。

    甚至于找不到往昔的半点痕迹了。

    唯有从零星的断壁残垣遗址可观一二旧貌,仅此而已。

    煌煌大梁,当年乃是一座丝毫不逊色临淄的大城,更是不逊色咸阳,天下第一城的称号便是落在它身上。

    大梁!

    亦是差不多沦为废城了。

    ……

    那些,都是秦国一天下之后所致,诸国沦亡之时,一个个都城的庶民百姓纷纷逃窜,王宫贵胄亦在其中。

    唯有一二微不足道的小民还在其中。

    秦国!

    对山东诸国多残忍、冷酷了,攻灭诸国后,多有手段落下,欲要湮灭诸国传承千百年的风华礼仪。

    抹去诸国的传承文字。

    抹去诸国的祭祀礼仪。

    抹去诸国的显耀痕迹。

    ……

    齐鲁之地,多有启蒙学堂开立,里面教导的皆是秦国崭新制式文字,多有教导秦国关中的雅言。

    多有教导秦国的法道。

    原本属于诸国诸地的传承,不再其中,若是传授,但有被人举报,会是相当大的罪过。

    ……

    于秦国的那些策略,马鸣生是有些芥蒂的。

    是有些不喜的。

    天下间,每一棵树、每一片树叶都不一样,秦国何以要求诸夏各地的民众一般无二?

    何以要求诸郡各地之民学习一样的文字,说一样的话,穿一样的衣裳,造一样的路?

    ……

    也许,对于秦国统御诸夏诸郡而言,更为便利,更为轻松,更为有力,实则,对于诸郡之民是不太公平的。

    但!

    于那些庶民百姓而言,他们又好像不在乎那些。

    有田地,有房屋,有孩子,少一些赋税徭役,其余诸般……似乎都可以承受。

    庶民多愚钝。

    不只是说说。

    ……

    心间深处,杂念横生,凝视远处高大雄奇的城墙,看着城门内外进出的人群,密密麻麻,拥挤不堪。

    耳边。

    各种声音都有传来,有入关以来多听到的秦国雅言,还有山东诸地的一些口音。

    还有一些听不懂的声音,叽里呱啦的,莫名其妙的,有些奇怪,循声看过去,却是一些异发异眸的异邦之人!

    异邦之人,想来大部分来自于西域。

    在山东之地也曾见过,临淄也有一些,只不过,对比入关以来所见的异邦人,多不如。

    一路西行,走走停停,总算到咸阳了。

    咸阳,就在眼前!

    “马小友,一路不易。”

    “哈哈哈,走,先进城,先找个地方,先好好歇息歇息,入了咸阳,总归安全些。”

    “咸阳城,是天下第一城。”

    “天下间各种美味佳肴在这里都能被找到。”

    “定要好好品尝一番。”

    “就是不知道价格贵不贵,若是太贵了,还真……,不过,受用一两次,想来还是无碍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