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杨村,独立团。 空气,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二十三名战士的追悼会,在杨村的打谷场上举行。 没有哀乐,只有战士们压抑的抽泣声和李云龙沙哑的悼词。 “弟兄们,一路走好!你们的仇,我李云龙,记下了!不死不休!” 李云龙亲自将二十三碗烈酒,洒在二十三座新坟前,那双熬得通红的眼睛里,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这场惨痛的失利,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彻底打醒了李云龙。 他不再是那个打了胜仗就得意忘形的莽夫,他开始疯狂地抓训练。 他把段鹏和警卫排剩下的战士,全都扔给了林默。 “林老弟,从今天起,他们就是你的兵!你怎么说,他们就怎么练!给老子把他们练成一群真正的杀才!” 林默也没有推辞。 他知道,光有武器是不够的。 他结合后世的特种作战理念,为警卫排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训练方案。 从最基础的持枪姿势、短点射练习,到小队协同搜索、交替掩护射击,再到诡雷的布设与排除、夜间无声格斗…… 林默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冷酷的魔鬼教官。 战士们每天都累得像死狗一样,但没有一个人叫苦。 他们亲眼见证了战友的牺牲,他们知道,现在多流一滴汗,战场上就能少流一桶血! 研究所里,更是进入了不眠不休的状态。 林默根据上次战斗暴露出的问题,对“林式”冲锋枪进行了紧急改进。 他增加了枪口的制退器,以提高射击稳定性,重新设计了瞄准具,增加了夜间荧光点,并且开始着手研究一种更可靠、容量更大的弹鼓。 同时,林默将缴获的鬼子特战装备,全部拆解分析。 他惊奇地发现,鬼子的掷弹筒,竟然用上了轻质合金材料!他们的钢盔,是配比极佳的锰钢! 这些,都是独立团,乃至整个八路军都无法企及的技术。 “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林默对赵刚感叹道,“材料学,才是现代军工的基石。没有好钢,我们永远也造不出真正的利器。” 赵刚看着林默那布满血丝的眼睛,和日渐消瘦的脸庞,心疼地劝道:“林默,你已经做得够多了。别把自己逼得太紧。” 林默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光芒:“不够,远远不够!我必须更快一点,再快一点!在鬼子下一次进攻来临之前,为弟兄们,多添一分本钱!”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