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好久没加更了,有两章存稿,加一个。) 巍巍岱岳,拔地凌霄。 烟霞吞吐处,青峰刺破九重天,云海翻涌时,苍龙隐现十八盘。 太平顶上观日出,但见金乌浴血,紫气东来,万壑千岩俱俯首,丈人峰前听松涛,恍闻秦皇封禅之钟,汉武祭天之鼓,千年帝王魂未消。 石壁摩崖留禹迹,古柏虬枝藏仙踪。 此乃天地之脊梁,华夏之魂魄也。 云海翻涌。 一道人打扮的美髯男子远眺苍茫大地,发出了一声幽幽叹息,他回身望向身后的弟子,轻声道:“紫薇异变,大自在天魔主已经降世。” “徒儿。” “取我佩剑下山去吧。” 那道童年纪约莫十五六岁,双眸极为灵动,神色不舍,欲言又止,但那道人伸手一挥,天地风云化作一道先天之炁,宛如是腾云驾雾般,将那道童送往山下,道童身后背负一剑,纯阳如火,自有道韵蕴含其中。 不知过了多久。 云海深处,一道飘然身影踏风而来,其人长须飘飘,面如冠玉,天地精气尽在其脚下,云海波动,清气由其一念而起,搅动五岳之地脉。 “吕道友,别来无恙。” 那人的相貌竟然好似无法看清,若要仔细去看,仿佛千面万象,帝王之极,天地共主,万物至尊。 悬崖之上。 吕道友缓缓起身,眺望着百丈之外,立于云海之上的那人,神色淡淡道:“张道友。” “许久未见,你的修为越发精进了。” 两人皆是当世神仙之境,纵观中土历史长河,能在凡间修成此等境界者,屈指可数。 那张道友腾云驾雾,落在了太平顶上,他俯览天地山河,两人并肩而立,不知道又过去多久,这人转身轻吟道:“道友看我这玉皇庙如何?” 吕道人沉默不语,许久方才道:“张道友真要窃天地气数,证道玉皇?” 一刹那间。 五岳之地脉震颤,好似有莫大的伟力碰撞,天地道韵,阴阳分化,云海翻腾,两人之间,宛若咫尺天涯,已经不在同一个维度上。 人间于此处被切割,吕道人周身显露异象,紫气凝聚,仿佛此方天地再也容不下他。 张道人许久未言,但周身已隔绝天地,镇压泰山之气韵。 此人作揖道:“请吕道友登天。” 登天二字一出,天际瞬间霞光万道,好似有人举霞飞升一般,仙音渺渺,晨钟暮鼓,九天之上,宛若撕开了一道口子。 吕道人不为所动,作为当世神仙境第一人,他不想举霞飞升,没人可以强迫他。 他立于泰山之巅,眺望九州山河,声音悠远:“昊天上帝,镇压九州气数。” “亘古至今,从未变更。” “张道友要窃取天机,就不怕天地倾覆,华夏蒙难,九州大地,生灵涂炭吗?” 那张道人目光平静,缓缓道:“吕道友多虑了。” “吾若证道玉皇。” “自当镇压九州气数,诛域外天魔,震慑四方蛮夷之神,可保九州华夏,千秋万代。” 吕道人凝声道:“千秋万代?” “张道友截取华夏气数,妄以人间王朝助自己证道,贫道以大衍之数,推演天地变化,只看到南北断绝,九州沦陷,华夏衣冠尽毁。” 张道人依旧不为所动,平静道:“道友还是多虑了。” “你的大衍之数被天机蒙蔽,自然看到的是天魔演化,将来有吾镇压九州气数,华夏无忧也。” 吕道人闻言怒极而笑道:“好!好!好!” “好一个玉皇大帝!” “好一个千秋万代!” “贫道不才。” “为华夏气数,为天地正名,恐怕要向道友讨教讨教了!” 昊天上帝。 华夏血脉自古祭祀,历经数千年不变,此人要窃取天机,夺昊天之权柄,证道玉皇,得先问问他手中的剑答应不答应。 “吕道友何必如此。” 那张道人发出一声叹息,缓缓道:“今日道友若是登天,举霞飞升,此方天地与你便再无瓜葛。” “你亦可得大逍遥大自在,无拘无束,遨游于三千世界。” 吕道人嘴角浮现一丝嘲讽之意道:“大逍遥?大自在?” “张道友打落满天星宿。” “二十八星宿,十二元辰,尽皆落入凡间转世。” “天地之外。” “大自在天魔主亦被道友窃取天机之行径引来,何来逍遥自在?” “怕不是——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张道人沉默不语。 许久之后,他方才道:“大自在天魔主因我而来,我自当应劫而出,诛其证道!” “就不用吕道友担忧了。” 吕道人脸上嘲讽之意更盛,缓缓道:“诛杀大自在天魔主?” “道友好大的口气。” “你尚未证道,有何自信诛杀大自在天魔主?” 张道人平静道:“吾自有办法。” “不用道友多虑。” “恭请吕道友登天!” 登天。 此二字再出,天地变化,移星易宿,泰山之巅,好似被隔绝,漫天星辰,尽皆浮现于苍穹,一条通天之路破开此方世界,乃是破碎虚空,举霞飞升,得大自在,出入大千世界之凭证。 张道人要逼他登天,此方世界能威胁到他证道玉皇大帝之人,人世间一个都不能再留。 天机演化,华夏气数凝聚,赵宋将出,黄袍加身。 他想要借九州气数证道玉皇大帝,必须以人间王朝,借天书一卷,敕封神灵,再于泰山封禅,夺天地之造化,立玉皇庙于泰山之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