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黑棋飞压,白棋长。 黑棋随之长,白棋新颖一跳。 “这小子下得是真快啊。”看到这步棋,央视直播间里的聂老不由得再次发出了吃惊。 快是一方面,更主要的还是他觉得这一手棋走的并不完美。 白棋一跳虽然可以随时贴棋,有着压制边上黑棋的作用,不过不可避免的是,也同样给了黑棋压的可能性, 简而言之就是有利有弊。 在他看来飞在二路才是最好的一步,完全不用担心黑棋的反扑,风险相对于要小些,只是收益也要小一些。 不过对比起来,规避掉大部分风险一定远比亏损的丁点收益要有用多了。 聂卫平这下算是看出来了,这人是个赌徒,还是个极其有自信的赌徒。 不走得最稳的,只走收益最大化的,哪怕收益后面附带着风险。 当然也有可能是走太快没发现最好的一步。 反正整局这30多手以来,聂卫平就没发现黑棋方有超过10秒以上的停顿,如果不是看下得有模有样。 单凭这样穷凶极恶的出手速度,不是在胡乱下他是不认可的。 不敢置信之余,继续看着对局的聂老下秒就又不免嘶了声。 那就是执着的朴永训又开始反常进攻了,今天就真一点不退让? “下方打入,继续威胁白棋左边的断点,两边今天下得都很有想法啊。”接过话茬的陈盈分析着道。 从开局到现在,双方在她眼里还真就是你一拳我一脚,谁也不让谁,这场对局真的有点过于激烈了。 就差直接对轰起来,现在看起来好像也快来了。 飞速的思考中,此时摆在林若面前的有两种应对方案。 一是在上方压住,这是针对打入拆三最常用的棋型。 黑棋后面敢挖白棋就打吃。 黑棋粘,白棋再粘,后面对方断自己则顶先手。 约莫八手过后,白棋就会在断点的右边区域形成补墙,自然而然就能阻断黑棋接下来大部分的威胁。 不过这样一来,黑棋在下方地带也会收获实地。 很明显是属于对换式的走法,这就得衡量取舍哪边更重要,而目前看来,补掉断点区域是白棋解决威胁的首要点。 “压吧,真得压。”聂老的看法同样偏向于林若所构思的第一点。 因为下棋一定要有大局观,补足断点对于白棋后面布局将会是一劳永逸的结果,收益肯定比亏损大。 但是林若的想法再一次反了,他选择的是第二点,从中央小飞。 交换这个词他一点也不喜欢。 朴永训一直在针锋相对,林若也从来没有任何退让,哪怕是有益的退让。他要优势,但也决不在优势上给对手不小的安慰奖。 总之不好意思,他全都要,既要补断点,也不给实地。 七三或者六四分,这样的可不算优势,林若要就要九一分。 一是什么,勉强给个先手的意思,其他的韩国友人你就别想了。 见状的朴永训也是绝不墨迹,向右方突围形成新的联络。 白棋扳住,黑棋扭断。 白棋再单退。 此时摆在朴永训面前的也有一招非常简洁的走法,那就是在十三列十七行打吃,待白棋长出再挡住。 这样黑棋无疑能吃住进来的两颗子,但白棋外围相应也会变厚,同样是大致两分对立的格局。 这给到了黑棋退出战场的合理性,不再执着于下方的针对,从而可以重整旗鼓另行开辟战场。 陷入长考的朴永训在端详过后,最终思维一定,不依不饶走出在下方虎组成品字型攻势的强硬一手,既可联络又可防断。 同样是存着继续威胁白棋断点想法,两边这下是完全互不相让,丝毫没有一丝退让的想法。 白棋先前可以收手都不收,朴永训自然认为他也没有收手的必要,他要继续在这里缠斗,以拖垮对手。 对此,林若欣然接受。 他的不退让没有一点问题,但朴永训的不退让显然就有问题了。 这应该叫作没有理性的固执,也可以说步子迈得太大,肯定蛋疼。 因为所谓的继续威胁断点是一方面,但同样也给自己的空中留了不少的缺漏,林若后面可以引征也可以打。 即便现在进不去,但中盘有的是钻空子进去的机会。 反正朴永训留给他空隙了。 第四十七手,七列十五行落子,继续巩固两边局面保持厚实的联络。 林若开始适当缓起了步子,他可不想蛋疼。 稍稍感觉到隐形蛋疼的朴永训也适当退了步,防止白棋真的借此抓住他棋型的破绽。 得到先手的林若左上挂角。 这跟黑棋之前在右下挂的意图基本相似,既破坏角部,同时也隐隐之中威胁左下方几颗黑棋孤军深入仅有的阵势。 朴永训的应对方法是在林若落子的下尖一手,毫无疑问有着接应下方黑棋阵势的意思。 不过,步子迈得好像又有点大了。 这颗尖子与下方阵势显然还有着一定的距离,真的能起到接应吗? 朴永训也明白这点,只是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如果白棋敢跨过他的尖子继续下逼,那他再跟着如法炮制就是了。 只要不自乱阵脚,白棋没那么容易就能达成收益。 下一手棋。 灵活的白棋再度来到右上方区域点角取空,黑棋挡住。 围绕右上角争夺,两边接连走了近十多手,形成点三三定式,最终黑棋强行将角部区域夺回。 先手权在身的林若利索又在中上方偏左拆了一手。 此时由于左下方的四颗黑子没活,脚上的两颗黑子一旦被白棋飞进去也会缺乏根据地,朴永训也不敢针对这一拆贸然打入作战。 转而只能选择右上小飞。 林若停棋喝了口水,任凭着时钟在不断流转仍没有落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