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龙椅上,赵祯强压下心头的喜悦,面上仍旧保持着官家应有的威仪。 目光却不由自主的穿过满殿朱紫,看向位于最远处的赵晗。 片刻后,他收回思绪,按例听取各路大臣的奏报。 不知不觉间,已经将近辰时。 就在赵祯准备宣布退朝时,礼部尚书韩章高声道:“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听到韩章的声音,赵祯不由拧了拧眉头,“时辰不早了,你不要横生枝节。” “若是内帷之事,可来文华殿说与朕听。” 吏部尚书薛溥,手持玉笏,开口道:“陛下,老臣数次求见陛下于文华殿。” “陛下不是与老臣谈古,就是与老臣论画,臣和韩大人今日是顾不得体面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臣恳请陛下,早日过继宗室子。” 此话一出,满殿皆寂。 赵祯一改往日那般直接发火斥责,只是沉眸直勾勾的看着他二人, 这样的话,他这些年听的耳朵都快起茧了。 “陛下,储君之位悬而未决,实乃动摇国本之举。” “为了大周江山,老臣今日不得不冒死进言,恳请陛下过继宗室,考问品德!” 说罢,韩章双手高举朝笏,重重跪地叩首。 殿内文武百官们见状,也纷纷跪地。 其中不乏一些保持中立,对储君之事不甚关心的大臣。 毕竟在这种关头,若仍作壁上观,很容易招人记恨上。 赵祯只淡淡道:“诸卿虽怀忠谏之心,然《春秋》有云“大夫无遂事”,尔等今日这是要逼宫吗?” “臣不敢!”韩章与薛溥二人异口同声道。 “罢了罢了,二位卿家都是饱学之士,朕不与你们争辩。”眼下已有亲子,赵祯心中自是底气十足,冷笑一声后,直接把问题抛给他们。 “诸卿觉得朕该过继哪位宗室子为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