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两军差距-《民国第一军阀》


    第(2/3)页

    对于一个财团来说,控制一个王国远要比控制一个民主国家来说要容易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欧洲罗斯柴尔德家族一直法彻底控制美国的原因。

    因此江渝并不在意袁世凯是否走向独裁,而独裁确实比民主更有效率,江渝只要确保手上有足够兵权,能够对独裁的袁世凯进行一定的制衡就可以了。[

    所以江渝对袁世凯是否走向君主立宪并不敏感,在君主立宪制度下,皇帝并不是表面上那么风光的。

    风光的背后,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多少权力。

    经过商议,江渝和袁世凯形成了控制舆论自由的共识,所谓物极必反,北洋时期尽管是中国历史上最自由的时期,但却也因为自由过度,导致了很多混乱局面。

    “虽然控制舆论极有必要,但对于媒体监督军纪、贪腐却是要一律放行,新闻审核制度只是为了禁止日本、俄国在境内煽动革命、内乱。只要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国家自然强盛。因此我们还要成立一个军事法庭,用来惩戒那些贪生怕死、军纪败坏的军人。而且还要成立监察院用来查处贪腐官员。”江渝接着对袁世凯说道,“在监察院方面,不如我与大总统各成立一个,采取双重监督,再加上舆论监督,同时发动学生、士绅反腐反贪,便可在全国范围内杜绝贪腐问题,只要官员不贪,能一心为公,民心自然安定,且税收不会被官员吞吃,国家财政才能盘活。”

    袁世凯听了江渝的想法,不由点了点头,在官场混迹了几十年的袁世凯深知官场内的问题。

    北洋时期官员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中央和舆论发达地区官员在舆论监督下比较廉洁,另一方面,在落后的省份因为没有舆论监督,官员却极为贪婪。

    而北洋时期,军阀大肆敛财的问题非常严重,五六千万元家业的军阀大有人在。

    什么倪嗣冲、冯国璋,身家都有五六千万元,东北军阀甚至有上亿元的。

    北洋时期只有吴佩孚那样的道德楷模才不敛财、不纳妾、不积田产,但那样的道德楷模又有几个呢?

    除了那些大军阀,小军阀遍地都是。

    这些军阀大肆敛财,有的用于个人享受,有的用于发动内战,基本上很少把钱用在建设上。

    这也是北洋时期,中国工业没怎么发展的重要原因。

    同时也再次验证了,天下归一的必要性,天下若不归于一,必然天下大乱。而以中国传统思维,都是要出现一位真命天子来扫平乱世,才能出现真正的稳定,而这种思维未必就是错误的。

    对于穿越者来说,见过历史的乱象,根本就不相信神马狗屁民主自由。

    成立军事法庭的目的在于,杜绝军人敛财,同时对所有军人进行威慑。

    军事法庭肯定是要掌控在自己手上的,江渝在与袁世凯很快把具体章程交给手下去商谈。

    华东派系随即提出,军事法庭的成立,必须由一位在军中有足够威慑力,并且有足够的道德素养的将领担任。

    言下之意很明显,只有江渝符合这个要求。

    对此袁世凯没有给出具体答复,只是说再等等看。

    袁世凯显然是在等会操结果,国防军与北洋军在河北的会操当中,国防军占据了绝对优势。

    首先国防军的装备精良,北洋军虽然三十万大军,但真正装备了先进装备的也只就十几万兵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