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傀儡! 这个词汇出现在了袁世凯的脑海中。 不过好在此时的江渝打算温水煮青蛙,袁世凯还是有不少实权的,起码袁世凯的北洋集团的一些利益是可以保障的。 众议院接着又制定了《中华民国刑法》、《中华民国治安法》、《中华民国税收法》,这是一个比较漫长的编订过程。 在《税收法》当中,规定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即拿到工资后便掉的工人不需要上税。 而有存款和资产的中产阶级、高产阶级需要上税,并且收入越大,税收越高。 工人拿到工资随即掉,而财团控制了整个国家大部分商业活动,那么这些钱最终是流进财团口袋里的,并不会造成什么损失,同时还能刺激消费,增加工业产能。 为了确保征税能够顺利执行,北洋政府在江渝的操纵下,成立了‘税收警察’,税收警察可以调查任何人的交税情况。 谁不交税,税收警察就可能随时找上门去进行调查,并且不需要什么批文。 可以说这个税收警察的部门权力极大,而这个部门则是由江渝指派的人员掌控的。 这个部门的成立,受到了宋教仁的支持。这个部门的成立也不是什么大事,这能够增加中央的税款,袁世凯也没多大的意见。 而这一年,在江渝的操纵下,北洋政府通过了对‘新农业’的优惠扶持政策。 所谓新农业,就是使用了大规模机耕的农业生产模式,争取这个优惠政策的理由自然是‘机耕生产投入巨大,但却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需要中央政策扶持’。 优惠政策通过后,对江渝财团旗下的农垦公司所征收的农业税大大降低,达到微乎其微的程度。 道理能说得通,宋教仁便站到了江渝一边,这个政策是由他提交给众议院投票,这个新农业扶持政策比较顺利的通过了投票表决。 这为江渝在农业上的扩张奠定了基础,这个新农业扶持政策的享有者并非是全体,只有江渝控制的那些农垦公司才有享有。 同样从这一年起,《民立报》被查封,江渝几乎控制了所有达到一定规模的报社,舆论在他的操纵下,开始大肆呼吁中央学习‘两淮行政总署’之经验和模式。 面对舆论的高呼,以及两淮行政总署做出的各种瞩目的成绩,袁世凯和宋教仁都极为重视。 也开始积极模仿两淮行政总署在华东地区的各种制度、政策。[ 而在全国各地,舆论在官员贪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洋政府在面对舆论指责贪腐官员时,都会做出回应,不是撤职就是被监察院抓去追究责任。 各个报社一旦接到民众的举报信,便会蜂拥前往调查。 同时中央也开始大力禁烟,江渝在华东地区的禁烟已经有了极大的成效,基本上在华东地区已经看不到什么鸦片了。 而在西北地区,国防军更是强制性禁烟,经常有激烈的军民冲突发生,但江渝在禁烟方面之坚决,西北种植鸦片的地区,鸦片全被销毁。 两大集团也开始打击其他各省军阀,在江西、福建、广东落入江渝手中后,袁世凯顺水舟的给了陶成章一个东南三省总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