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幽灵车用的是“危害项目”模板,危害等级为D。 【(编号未定义)是一辆旧型甲壳虫车......】 【(编号未定义)是一辆红色甲壳虫车,车身存在轻微刮擦痕迹,该车型已于1640年停产......】 【将会以超过200KM每小时的速度经过......】 【出现后,将会以200-250KM的时度沿第一车道行驶......】 模糊笼统的叙述被一点点替换成精确的“临床腔”,更多报告里未曾提及的细节也接连出现。 这些额外的信息是从哪来的? 又是谁在修补它们? 石让无法理解,也找不到信息来源,就像他无法理解人脑怎么可以连上网络一样。 这根本,不正常...... 莫非总站本身也是个异常吗? 他看着描述彻底完工,闪过【保存】的操作后归档固定。 接着,又一道外来的信息流入场了。 这次进行操作的明显是人。 对方编纂收容措施时打字的节奏感很明显,偶尔还会停下来回头修补。 石让在“屏幕后方”监视着对面,从信息流中读出,它的源头是个命名为【情报部B级修订组】后带一串序列号的设备,现实位置在离他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才是正常情况下的档案编纂? 总站负责锁定解析,员工负责修订命名和收容措施......这是人类运用异常项目作为工具展开的工作。 管理局虽是收容异常的组织,但他们也在利用异常。 一个在世界各处,无视信号环境都能登录的异常网站? 只要确定特征就能隔空解析异常,太恐怖了...... 石让肯定自己遨游总站的那几天没见过符合总站特征的项目,相关信息恐怕是被管理局隐藏了。 他远离甲壳虫车的档案,回到属于“泥头车”的领域,躲进他熟悉的“个人空间”页面,试图从中找到自己能力来源的线索。 可即使用脑子接入了网站,石让是个程序盲的现状也没改变。 他是资深网民没错,但不代表他会编程。 面对庞然的管理局总站,他只得老老实实在这片个人空间翻找线索,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发现了很多寻常用户界面看不到的历史操作记录——非常多且凌乱,但他可以逐个把它们转化成自己可理解的内容。 这些东西肯定瞒不过管理局的信息工程师...... 怀着一种阅读死刑宣判的心情,石让挨个读起。 第一次访问管理局总站的那天,他留下了很多操作记录,这些东西明晃晃留在他的数据里,只不过现在旁边打着“已加密”,操作人是“信息技术部门部长”。 ......这谁啊? 接下来是他撰写的“午夜访客”档案,最底下跟着一份还没完结的行动报告,“泥头车”的留名也已经被隐去。 没错,还是技术部长帮他藏的。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会帮自己,但对方真是个好人哪! 再往后,包括石让和罗宾的聊天,他后续的查询在内,操作信息全都“对外不可见”,原因是“已核验权限,5级权限所有者的操作对所有访问成员隐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