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家伙…… 赵昊焕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他知道把细节处理好会进步,但是他也绝对没有想过到了他们这个层次之后…… 你光是把各种细节处理好,还能提高这么多? 本来他还对于自己这几年的成果,有些小得意。 到底这么做的人并不少,但是能够取得效果的并不多。 他算其中一个。 可人比人气死人。 苏神这个…… 直接让他整个坐上了火箭。 这技术的感觉…… 赵昊焕看下来脑海中只有一个感觉—— 那就是细腻。 这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细腻。 那你知道多可怕。 对比去年的苏神。 明明技术动作都还是用的那些。 可是他现在做出来的表现呢? 当真是应了量变引起质变这一句话。 他把这些技术小点的结合,做到了一个赵昊焕之前都不敢想的程度。 砰、砰、砰、砰。 加速跑阶段,步幅逐渐增大。 苏神依靠强大的腿部力量,特别是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以及臀部肌群发力,来增加每一步的跨度。 别看这个细节很普通。 说起来也不复杂。 可你想要把这种越基础的细节做出突破化腐朽为神奇,那你要付出的努力以及对于技术的精度控制…… 难以想象。 看看苏神就知道。 开始时步幅较小,随着速度加快,腿部力量的充分发挥,步幅逐渐加大。 这是一个有序的过程。 如何让这个过程变得有序? 在有序之上变得更有序。 难度极大。 反正赵昊焕看到这里都有些呆了。 那一些他认为只能存在于理论里面的技术点,技术细节,竟然真的有人…… 能在实战里面做出来。 做得如此的稳定。 如此的细腻。 如此的有序。 赵昊焕自认为自己也算是在田径圈有一定眼力和声望的人。也算是在田径圈开过不少眼界,拥有一定眼力的人。 可是他能保证。 我从未见过有人能把技术细节做到这个份上。 细腻的让他觉得,眼前这个正在奔跑的人。 到底是真人还是假人? 是真人的话,真的能把技术控制到这个层面吗? 他以前不觉得。 他觉得人都是有容错率的。 怎么可能有人做的完美? 所谓的完美,那都是相对的。 可现在呢? 反正就他的眼里看起来。 苏神这波…… 已经是一个理论模型在跑了。 就吓人。 恐怖。 让人看了脑子都发抖。 砰、砰、砰、砰。 在加速区后半段,苏神下肢发力顺序和肌肉激活模式,开始具备更高的协调性与高效性。 在触地阶段,足底筋膜与小腿三头肌协同工作,进行快速的弹性势能储存与释放。 砰、砰、砰、砰。 三十米。 当脚跟落地过渡到前脚掌蹬地时,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积极参与稳定踝关节。 同时,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与臀部的臀大肌、臀中肌依次发力,形成一个由下至上、由后向前的力传递链。 开始渐渐抬头了。 苏神前面自然是一马平川。 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一个人。 一个人都不存在。 甚至。 他都已经不记得加速跑结束的时候,自己前面有人是什么感觉了。 砰、砰、砰、砰。 途中跑。 四十米。 进入途中跑后,苏神这里采取的发力模式与其他大部分现阶段运动员存在的单纯依靠大腿前侧股四头肌主导发力不同。 这里苏神能在把20 - 30米加速区更充分的利用,使得身体弹性和肌肉力量,产生更大的水平推进力。 如果现在有台高速摄像机,那你肯定就能分析出来,在该区域蹬地时,苏神下肢关节角度变化速率比其余人更为合理。 髋关节伸展角度在蹬地末期可达约 150°- 160°,膝关节伸展角度接近 170°,这都为他加速区转入途中跑,提供了更强劲的向前性。 看起来简单,但是你要是利用不好触地阶段,足底筋膜与小腿三头肌协同工作,进行快速的弹性势能储存与释放…… 你就什么都白搭。 后面说什么都是假的。 用身体去驾驭技术,推动技术,苏神真是做出了最直接的表率来。 “苏已经杀出重围!” “他的领先优势更大了,谁能制造麻烦?哪怕只有一点点?” 现场解说员这么说。 可惜他无法言出法随。 因此想要的局面,并没有出现。 当然对于赛组委来说,这样…… 反倒是更好。 强强对抗很不错。 可是这一种非ow大赛的钻石赛。 大神虐菜。 好像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同样能够激起人们的肾上腺素。 让大家觉得看了一场精彩的表演。 票价值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