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砰砰砰。 向着第二个栏冲去时,谢文君步伐稳健,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 起跨时,他的腿部肌肉再次发力,起跨腿像弹簧一样伸展,将身体推送向前。 摆动腿积极上抬,膝盖弯曲到合适角度后迅速前伸。过栏瞬间,他的身体重心平稳地沿着一条直线移动。 “提拉式”攻栏技术。 也就是起跨后,摆动腿在栏上时,小腿迅速向内提拉,使膝关节靠近胸部。远看的话,就像电影中武林高手的“缩骨功”,能更好地缩短身体重心与栏架的垂直距离,降低过栏高度,减少重心起伏。 同时,谢文君起跨腿在栏下快速折叠外展,为摆动腿落地后的下一步栏间跑做好准备。栏间跑时,他的步幅适中,注重每一步的蹬地效果。 每一次蹬地都像是在地面上重重地捶打一拳。 手臂摆动幅度大而有力。 落地时,他的脚步轻盈而稳健,迅速转入栏间跑,没有丝毫的停顿和拖沓。 “谢文君栏间跑三步不错,节奏很明快。” “起跨时,身体重心平稳转移到起跨腿,比想象……要好!” “目前在第五位了!” 谢文君也没想到自己一上来就第五了。 要之前他的Pb,之前可是这些人里面并列倒数第一。 来不及多想。 股四头肌、小腿肌肉依次发力,使身体腾空而起。 摆动腿在栏上时,小腿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快速收缩,使小腿迅速向内提拉,宛如一对精巧的机械臂,巧妙避开栏架并降低重心起伏。 同时双臂配合腿部动作有力摆动,核心肌群也在增肌后变得更加强壮,稳定着身体,让他顺利跨越又一栏。 “不错……很不错!阿君状态很不错啊!” 刘祥到底是真正的精英。 眼力非凡。 顿时就看出来了。 谢文君这一场的状态比大家想象中都要好。 现在前面只有四个人了,分别是理查德森,威尔逊,奥利弗,以及杰夫.波特。 而且很巧的是。 前面这4个人。 都是阿美利卡人。 要不是梅里特出了意外。 那估计前面5个都是米国人。 开始进行途中跑了。 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的力量推动身体快速冲向栏架。 摆动腿快速前摆,在空中划过笔直轨迹,身体重心始终保持高位。 腹部的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紧绷,与下肢肌肉配合,确保身体在空中平衡稳定。 刘祥看得到。 自己这个小师弟。 是真的…… 进步了。 对比去年。 还进步了不少。 比他想象中。 还要多。 那如果这样。 还真有可能…… “超了,第四了!有可能冲击前三!!!” 刘祥大喊。 他一直以来都是感受派。 听起来虽然没有那么专业,但是代入感,却一点都不差。 而且很精准切入。 每次都说的很关键。 砰砰砰。 谢文君也没想到自己这么容易就把波特超了,这可是阿美丽卡选手,去年更是刷到了13.08,冲到了13.0x之内。 这样的成绩,普通人是没法跑到。 谢文君即便是知道自己冬训效果还不错,可你要说可以进步到这个水平,他自己也不信。 所以他没想过自己能赢的。 砰砰砰。 第六个栏过去。 谢文俊这个时候的前面,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前全美纪录保持者,大卫.奥利弗。 奥利弗…… 这人。 我能赢? 可是…… 真的差距不是特别远诶。 比赛之前,你要是说谢文君能不能觉得自己能赢奥利弗?那肯定,他自己都不会给你这个答案。 两人的咖位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可比到了这里。 就是发现,奥利弗近在眼前。 那不追的话。 好像又有一些浪费。 谢文俊只能尽可能把自己训练的提拉式跨栏,好好做好。 这就是自己这些年训练的跨栏新模式。 “提拉式”短跨,特点之一就是剪绞动作流畅。 谢文君这一栏起跨腿蹬地结束后,摆动腿迅速向栏攻摆,在空中与下压的摆动腿形成协调有力的剪绞动作。 虽然不如刘祥起跨腿和摆动腿的配合那么默契,动作流畅自然。 也增加了些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砰砰砰。 近了。 更近了。 “谢文君逼近奥利弗!他能反杀吗?” 刘祥则是目光盯着,更多在期待谢文君把技术环环节做好。 因为只有做好了技术环节。 他才有反超。 否则奥利弗可不是吃素的。 就算是出现了下滑,年纪大了,那也是经验丰富,瘦死骆驼比马大。 砰砰砰。 谢文君又一起跨。 只见他起跨时,异侧臂配合摆动腿的抬膝作屈肘前上摆。 随着摆动腿伸展小腿和折体动作,前臂向摆动腿伸出,另一臂屈肘向后摆动,使肩髋的横轴作相向运动。 他就在这里几乎追平了大卫.奥利弗。 不。 不止是追平。 他刚刚做的这些,无形中加大蹬地力量和分腿角度。 加快了人体向前移动的速度。 同时也为后续栏间跑创造了有利条件。 奥利弗在过栏的时候,一直有重心过高,容易踢栏的问题。 年轻还好。 现在不么年轻了,之前没有打磨好的技术,就通通变成了漏洞点。 在他身上一个一个开花。 拦都拦不住。 不是说重心高就不好,如果你压得住,高重心有高重心的好处。 因为跨栏和短跑不同。 运动员在起跨攻栏时如果保持较高的身体重心,就可以使身体能够沿着距地面较高的“平直轨迹”迅速向前移动。 这样有利于减少过栏时的阻力。 提高过栏速度。 并且为栏间跑的衔接创造良好条件。 说到这里典型的人是谁,相信你已经明白,是的,我国的著名运动员刘祥就是个中典型。刘祥在跨栏过程中就很好地展现了高重心过栏的技术特点,使其能够快速平稳地跨越栏架。 当然有优势就有劣势。 比如重心高会使运动员的身体平衡更难控制。在起跨攻栏和过栏过程中,较小的干扰就可能导致身体晃动或失去平衡,增加摔倒的风险。 比如在室外赛场,如果遇到侧风,高重心状态下运动员更容易被风吹得偏离原有轨迹。 比如维持高重心过栏需要更强的肌肉力量,特别是腿部和腰腹部力量。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极高,如果力量不足,会导致动作变形。 比如可能出现蹬地不充分,无法为身体提供足够的向前动力,影响栏间速度。 这都是缺点。 所以到底是好是坏,还是看运动员本身怎么驾驭。 砰砰砰。 既然超过了奥利弗,那么已经第三了。 还有没有机会。 更进一步? 其实第三已经是超额完成目标,是赛前都没想到的结果,虽然不是刘祥那样的第一,可对于谢文君来说已经是巨大的进步。 意味着他在国际赛场也能拥有更强的竞争力。 第三真的很不错了,孙海瓶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已经说明问题。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赛前就算是孙海瓶,也都没有看好过他能冲击前三。 可…… 苏神却知道。 他原本就能做到这个成绩。 历史上这一枪就是爆发,跑出第三。 在二沙岛练了这么多年,整个身体素质提高了这么多,享受了这么多超越时代的黑科技加持…… 你不会还是和以前一样跑第三吧? 当然,不会。 因为拿到了第三后,谢文君就已经感觉到了以前没有感觉过的……企图心。 突然升腾起来。 都第三了,并且他感觉,自己还有余力。 那为什么? 不想想第二呢。 自己在室内60米。 不也在欧洲拿了第二吗? 为什么110米钻石联赛碰上这些欧美人就不行? 人就这么奇怪。 你每前进一步。 其实你都会发现。 你的面前会出现新的目标。 即便这个目标。 你之前都没想过。 砰砰砰。 谢文君控制重心,朝着下一个栏开始攻击。 第八个栏。 这个栏要跑得好,后面冲刺区就可以占据不少的心理上的上风。 启动。 抬腿。 跃膝。 起跳。 在整个攻栏过程中,如果自己能够较好地控制身体重心的平稳移动,避免重心上下起伏过大,那是…… 就是保证了栏间跑的节奏和速度。 为后续的冲刺阶段奠定了基础。 以前在莘庄怎么都做不好的东西,到了这里,开始不同。 一年比一年不同。 他现在的确有了更多的肌肉空间来驾驭刘祥那种典型的标志性高重心跑法。 这就是身体的意义。 不然你怎么苦练这个技术。 很快都会受到瓶颈束缚。 要是你的身体不能跟得上。 你发现你就算是练吐了血。 也没用。 现代田径就是这么残酷。 早就不是你低头苦练,闭门造车就行。 未来的科技体育,科研体育。 已经是注定的事情。 就连兰迪这样的老名帅,不也在拉尔夫.曼推出了冠军模型之后,很快就用顺手了吗? 科技体育估计是未来100年的主旨。 不跟。 就是被淘汰落后的命。 砰砰砰。 起跨腿在过栏时屈膝外展,大腿高抬,脚尖朝外,以大腿带动小腿的有力姿势迅速经体侧向前提拉,使人体尽快冲离栏架。 和威尔逊,只有半个身位了! 威尔逊也傻了,怎么这东方人这么厉害?不是说亚洲除了刘祥,其余的都是战五渣吗? 威尔逊巅峰其实是在07年,只不过其后的每一年的状态都比较稳定。 状态波幅很小。 但是一辈子也没有打开过13秒。 13.02,多少现在有些不够看。 不过那是在面对梅里特刘祥,巅峰奥利弗这些人,要是面对普通的短跨高手。 碰到一些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年份,甚至是有机会ow夺冠的。 所以你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成绩。 这对于“普通人”来说就是天花板。 本来梅里特突然下线,他有些“受宠若惊”,意识到自己很有可能能拿下前两名。 这样奖金也不少了。 过几天换了赞助商后。 给运动员可分配的奖金也更多了。 这就是他觉得能拿个第2名也很不错。 就是没想到,第8个栏刚过去。 就有一个身影突然出现在了自己的旁边。 这是谁? 黑头发黄皮肤? 刘不是说不跑了吗? 他想到了刘祥很正常,因为在绝大部分外国田径短跨选手的眼里,的确是除了刘祥,就不认识几个外国选手了。 那他们看到跑得快的下意识就想到是不是刘祥,也是这10年我又想在欧美创出的名气,一步一步轻奢打下来的江山威名。 谢文君没有和他客气。 提拉与下压配合。 砰砰砰。 第九栏。 起跨腿的提拉动作与摆动腿的下压动作相互配合。 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摆动腿积极下压着地。 居然真的……和又一位米国选手。 并驾齐驱。 “第二了?谢文君第二了?我想没有人能想到会跑成这样吧!!!” 杨剑也嗨了。 能不嗨吗,原本最不看好的这场比赛运动员之一。 甚至可以说最差的两个Pb。 结果现在人家只是干到了第二。 稳住的话少说也是一枚亚军牌子。 这能不惊喜? 不说是下一个刘祥。 那起码能有人接班。 能有人在国际赛场上,继续扛起原本刘祥扛起来的遮羞布。 起跨腿快速向前提拉。 谢文君,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量,跑到第二之后,很明显感觉到自己整个人的兴奋状态异于平常。 说是身体里的肾上腺爆表。 怕都没问题。 提拉与下压配合?怎么配合? 刘祥给他开过小灶,说过—— 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使你更加高效地完成过栏动作,并迅速转入栏间跑,实现跑跨的紧密衔接。 协同?又怎么协同呢? 谢文君其实平常老是做不好这几个方面,这也让他一度很头疼。 可有时候。 你在特定的场合。 特定的压力。 特定的激素爆表下。 你就会出现你平常做不到的一些举动。 甚至。 跑出你平常做不好的动作。 这。 就是比赛的魅力。 也是比赛型运动员喜欢以赛代练的核心关键之一。 谢文君是不是比赛型?这不好说。 但总而言之。 刚刚那一份对话。深深的印在了他的脑海里。 并且。 在跑动过程中。 渐渐被他顺利的和自己结合。 提拉与下压配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