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些都需要他在比赛中去验证。 再多的训练,那都只是训练,会不会出现复杂的问题,还要到比赛里面才知道。 上一世就喜欢以赛代练的苏神。 比任何人都知道这两者的区别。 如果能做成的话。 下一场比赛。 去纽约的话。 再次面对博尔特。 胜算又会提高一些。 …… 兰迪看着这密密麻麻的苏神“训练研究课题表”,真是感觉…… 有点回到了自己大学写论文的时候。 和这家伙在一起,他才明白什么叫做科学无边界。 这么多科学方面的东西,竟然都能用在跑步项目上。 很多方面和点是他之前想都没想过的。 他却已经能够用各种各样的科学公式科学算法科学模型来做出精确制导推算。 这个能力。 同为科研型运动员的拉尔夫.曼。 高低都得说一声——了不得。 他原本还觉得自己等老了之后,科研型运动员是不是没有能接自己的班? 这可不是说你个科研型运动员的头衔就可以。 这不是围脖和推特上那种乱七八糟的认证就够了。 要的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有科研能力以及科研意愿的人。 才能拿走自己手里的接力棒。 为人类的短跑和田径项目继续贡献推动性的力量。 就像自己的冠军模型。 就像自己和苏神的前侧力学。 他真是无比希望,无比期待…… 人类的运动科学能够在一个时代两个交接棒的手中,一口气完成正常情况下可能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进度。 以前他当然觉得不可能。 即便是兰迪,在单纯的科研能力上还是和他差距很大。 就不要说其余人。 自己走后,没有人再能把人类的田径大盘继续高速推动,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但是现在呢? 他觉得可能了。 前赴后继。 要的可不仅仅是个前赴。 这个后继。 也很重要。 好在。 他已经看到这个人。 砰砰砰砰砰。 就是这个在蓝色跑道上不断重复跑着的男人。 一次次跑完又不断过来琢磨数据和模型的家伙。 就让我看看。 还有多少惊喜在等着我们吧。 ps:加更到求票票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