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但凡了解一点运动的生物力学体系就知道,赵昊焕为啥这么诧异。 这可不是开挂。 你想要做到,这是要和力学体系以及牛顿定律对抗的。 又不是玩游戏,加点就行。 简单来说就是,200米启动的时候,人体运动启动的生物力学基础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重心位置与肌肉发力模式的关联性。 通常来说,人体启动阶段的动力来源于下肢肌群的爆发性收缩,尤其是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等伸肌群的协同发力。 重心位置直接影响肌群的初始长度-张力关系。 如果你启动重心过低,那么重心过低的力学特征就会畸变。 当运动员采用低重心姿势时,股四头肌长头处于过度拉长状态,超出其最佳发力长度区间,肌纤维长度为静息长度的1.2倍时张力最大。 此时肌节内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的横桥结合效率下降,导致向心收缩时的功率输出降低,当然前提是你要懂肌肉收缩力学模型。 不然你看起来就是看起来,这是老派经验不可能告诉你的事情。 因为。 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啊。 其次还有关节角度的力学传导效率问题。 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角度构成“动力链传导系统”。 苏神实验室研究表明,启动时膝关节角度在110°-130°区间时,股四头肌与腘绳肌的协同发力效率最高。 重心过低会迫使膝关节角度小于90°,导致股四头肌被迫以“劣势杠杆”状态发力,同时腘绳肌被动拉长,增加膝关节剪切力,降低蹬伸效率。 没错,就是“劣势杠杆”。 这样的杠杆,一定会让你启动效率大幅度下滑。 更别说更加深层还有神经肌肉协调的时间延迟效应问题。 启动阶段的神经传导速度,约70-120m/s,与肌肉反应时约0.1-0.2s构成动作启动的时间瓶颈。 重心过低会引发两种神经肌肉适应障碍。 同时还会引起比如本体感觉信号传导延迟。 因为低位重心时,脊柱胸腰段后凸角度增大,导致躯干本体感受器,如肌梭、高尔基腱器官向中枢传递的体位信号路径延长。 增加脊髓反射的潜伏期。 约延长15-20ms。 以及多关节协同控制难度增加。 低重心姿势要求踝、膝、髋、躯干多关节同时保持稳定,中枢神经系统需协调更多运动单位参与工作。 fMRI研究显示,此时大脑运动皮层激活区域扩大,但神经冲动的空间同步性下降,导致肌群发力的时间差增大,超过50ms即影响爆发力输出。 当然这一波,现在不可能知道。 只有苏神知道。 因为做出这个论文概念的Enoka,2015才会发布这个实验论文。 在此之前。 没有人会知道神经冲动的空间同步性下降,导致肌群发力的时间差增大,超过50ms即影响爆发力输出这个概念。 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如果你是未来科学,掌握时代科学脉络。 那就更加可怕了。 赵昊焕你可以说刚开始他并没有多少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就是一个跟着教练员训练比赛的运动员,教练让他干嘛他就干嘛。 这一点上和那些黑人哥们没什么区别。 但是在苏神身边呆了小十年。 你说说,天天跟着这样的人能不上镜能不提高能不耳濡目染吗? 三天不看苏神的论文,赵昊焕现在都生怕自己会落后时代。 因为…… 他已经很早就认识到了一个事实。 现在面前的这个人。 他就是时代的开拓者。 你不看他的东西,可能几天他就已经创造了新世界。 拓宽了新体系。 不看你就落后。 这真是一点都没毛病。 在这样的压力下。 老赵真的感觉自己已经是不知不觉融入了这个体系,在跑步中更加会用脑子去思考问题。 也就是苏神现在最希望大家和这一代运动员能够办到的事情。 他给出的定义就是—— 在新时代的运动员。 要更加学会用脑子去跑步。 而不仅仅只是用肌肉去跑。 这两句话。 可以说是深深的刻在了狗焕的脑子中。 即便是没有苏神那么精通,对比普通的教练,已经是瞬间就可以做出下意识的科学判断。 有哪些具体的问题和难点。 苏神要是听到了,那肯定会给赵昊焕一个大拇指。 表示称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