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一点:有人不想看到“柱-1型”标准顺利通过,而且手已经伸到了上城! 何雨柱眼神彻底冷了下来。 技术上的竞争他欢迎,但这种背后捅刀子的龌龊手段,触了他的逆鳞。 他立刻召集小组开会,马华等人听了都气得不行。 “肯定是那些卖进口油的使绊子!” “要不咱们连夜把数据送回去?” “不行。”何雨柱摇头,“数据必须完整、无可挑剔。他们不是想在数据上做文章吗?那就给他们看点更扎实的。” 他心中默念:“签到。” 【叮!检测到合适地点:上城精密仪器总厂实验室。是否签到?】 “签到。” 【签到成功!获得:初级数据真实性溯源与增强(限时)。】 一股奇异的能力涌入意识。他不仅能感知到现有数据的每一处细微波动和潜在误差。 更能清晰地“看”到如何通过补充几组精心设计的极端工况验证实验,让整个数据链变得坚不可摧,无懈可击! “重新测定那两组数据,马华你亲自盯着,用双人复核法。”何雨柱下令,“另外,立刻加做三组实验:高温高负荷连续运转1000小时模拟测试;不同批次原料稳定性对比测试;还有……模拟海运极端温湿环境下的油品适应性测试!我要看到最极端情况下的数据!” 这几组实验一做,工作量巨大,但一旦完成,其说服力将远超常规标准! 小组全员动员起来,日夜轮班盯在实验室。 何雨柱更是几乎不眠不休,亲自设计实验方案,核对每一个数据点。 就在加急实验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候,那个之前态度暧昧的副厂长又“恰好”路过实验室,看似随意地问:“何工,还没忙完呢?听说部里催得急,有些数据差不多就行了,何必这么较真?有时候,速度比完美更重要嘛…” 何雨柱头都没抬,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李厂长,国家标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关系到今后全国无数工厂的设备安全和生产效率,没有‘差不多’这三个字。数据做不实,我没办法向部里交代,更没办法向国家交代。” 那位李厂长被噎得脸色一阵青白,讪讪地走了。 几天后,所有加急实验全部完成!数据结果完美得令人惊叹! 尤其是在模拟海运环境的测试中,“柱-1型”表现出远超进口油品的适应性,这对出口设备意义重大! 何雨柱亲自将所有数据报告密封,派马华和另一名组员乘坐最快的火车,亲自护送返京都,直达部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