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拆设备那天下雨。小李站在雨里看零件被搬上车,手指无意识抠着墙皮。老赵把他拉进工具房,从油污工具箱底掏出本笔记:“你俄文老师的遗物,我藏了半年。” 笔记扉页写着赠言:“给最像我的学生——伊万诺维奇” 厂庆日演出照旧停电。这次电工查出总闸箱里塞满铜丝——正是小李试验用的那种。嫌疑人指向老赵,因为他管工具房钥匙。 老赵被审时一言不发。深夜他女儿送饭来,棉袄里露出七彩线头——她用小李的镀色丝线绣了朵花。 真相大白却无人在意。运动转向“批判洋奴哲学”,俄文笔记成罪证。小李被调去养猪场,笔记收进档案馆落灰。 养猪场在厂区最北边。小李每天煮泔水,猪崽却接连病死。兽医查出铜中毒,来源是镀槽废料拌的饲料。 责任追到运输队。司机承认按郑干事指示,把电镀废料拉来当猪饲料添加剂——“节约成本”。 郑干事已调去五七干校,追责不了了之。小李蹲在死猪旁发呆,手指在泥土上画电解方程式。 冬雪覆盖猪场时,厂区传来消息:外贸公司又接彩虹弹壳订单,非洲客户指定要“雨淋不褪色”那种。 档案馆失窃了。丢失物品登记表上写着:俄文技术笔记一本。保管员回忆,那晚看见个穿棉大衣的身影,左袖管空荡荡的——老周去年工伤截肢了。 笔记出现在新任总工桌上。批注是中文,字迹工整如印刷体:“建议试验不锈钢基底电镀” 试验批偷偷进行。电镀车间夜夜亮灯,像黑海上孤独的航标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