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明笑了笑,继续道:“为帅者,不该在乎一地一战的胜负,更要关注整个战局的联动。” “荆州与扬州,乃是我方进退的关键,只要水军不败,便可使我军掌握战线主动。” 刘仁听后,眼中露出钦佩,坚定地说道:“我明白了。” “宛城之战,不单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 “我应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考虑全局的胜负,而不该在意一时得失。” 张明抚须而笑,很是满意:“你能如此想,为师甚是欣慰。” 刘仁端端正正地坐着,目光炯炯:“师父教导的是,弟子必不负所托。” 另一边,周不疑坐在几案前,眉头微微皱起,面前是一份份记录着各种不同内容的情报。 张明站在他身后,轻轻咳了一声。 “不疑,怎么样,看出什么了吗?” 张明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探究。 周不疑思索片刻,答道:“师父,这情报中说,敌军运粮线路更改,然而对于改变的运粮路线,竟然有三条之多。” “显然,其中有两处,应该是敌军的障眼法。” “根据我方派遣斥候密探,侦查确切得知的情况,可以得出,这三条路线,全都是假的。” “实际上,敌军并未更改运粮路线,放出来的这三条,全部都是烟雾弹。” 张明点了点头,周不疑不愧是他看好之人,所言一个不差,完全正确。 不过和他得到的结果相比,张明更想知道的,是周不疑的分析过程。 于是张明没有告诉周不疑答案,而是反问道:“哦,为何这么说呢,说说看你分析的原因。” “首先。” 周不疑缓缓开口,声音冷静而坚定,“根据斥候探查得知,这一条路沿途多山多树,若选择此路,不利于通行不说,还很容易遭到伏击。” “若我是敌军主帅,断不会选择此路,担惊受怕的同时,还平白浪费时间。” “其次。” 他继续道:“这里有一个情报,是关于第二条路的,敌军的粮草运输时间不合常理,夜以继日,但粮车的数量却远远不足,若真是为了供应前线,应当是昼行夜伏,稳扎稳打,因此这第二条路线也是假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