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没有人动,没有人看它,没有人说话。 “没有吗?” 五个猎人,仿佛连呼吸都压住了;鸭舌帽站在自动贩卖机前,肩膀绷得紧紧的。 “真的没有?要知道,机不可失……” 居民脸上的肉皮,“噗”地一下,从金雪梨耳朵旁边一鼓。“失不再来呀。” 她吞回了喉咙间一声惊叫,死死盯着地面,不知道居民是什么时候靠近的。 不可以作出回应——任何一个合格的伪像猎人,此时此刻都会意识到,绝不能作出回应。 除了金雪梨,另外四人应该也都没见过“补货居民”,并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它。 但在刚才短短几句话之间,大家显然都得出了一致结论,采取了同样行动——这是因为,猎人根据经验和直觉,需要在须臾之间作出试探与判断。 它发出第一次邀请后,五个人不约而同的沉默,就是一次“试探”。 静观其变,大多数情况下,是安全性最高的试探方式。 从它下一句话“没有吗”,就能看出来,补货居民认为“不回答=不去”——这一点,也马上就被五个猎人给捕捉到了。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假如居民下一句话是“大家都感兴趣?”,那么五个猎人也会立刻意识到,它认为“不回答=想去”;在那种情况下,自然绝不能闭口不言,必须立即否认了。 巢穴与居民尽管诡谲叵测,但正因为仍有一线可以让人分析思考、反应行动的可能性,伪像猎人才会成为一个经久不绝的行当。 “唉,真遗憾。” 这几个字从肉皮中透出来,深深落进了嚼口香糖女孩的后脑勺发丛里。 从金雪梨的角度,正好能看见居民站在她身后;那一张什么都没有的脸往前伸着,探进女孩的头发里。她依然不知道,居民是什么时候过去的。 “好吧,那我这次可真的走啦。没人要跟我交换电话号码吗?” 同一个居民身上,经常也会有行为逻辑上的“一致性”。 在某个问题上认为沉默就是否认的居民,到了下一个问题上,不太可能会忽然认为沉默等于默认——在五个人喘不过气的沉默里,补货居民很遗憾似的,一步一步消失在地铁站出入口的黑影里。 过了好几秒钟,金雪梨才终于长长地吐出了憋在胸腔里的气。 “吓我一跳,” 其余四个人也都松懈下来,那女孩再次嚼起了口香糖,说:“我还以为是无害的那一类居民呢。” “你干这一行多久了?”始终没说话的那个男人,立刻教育她道:“你不知道居民随时可以具有危险性吗?只看它们想不想对伱下手罢了。你刚才还跟它说个没完!” “你又多久了?满一年吗?” 女孩从商品介绍旁走回来,站在高高瘦瘦的同伴身边,用眼尾瞥着他。“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认为它是无害居民吗?你知道无害居民有哪几个特点吗?好为人师,有学校给你发工资啊?” “等一等,不必吵架呀,”面相柔和的女猎人,眼看着双方要吵起来,急忙举起双手,安抚道:“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再说危险也过了。我刚才不也和它说话了吗?” “你说了,你也不对。”那个男人不买同伴的帐。 “谁死了轮到你来做裁判?”那女孩一甩手,左手臂上忽然一层层膨胀起硕大肌肉,将衣袖涨得满满的,“你下回说话最好客气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