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维戊申年孟夏,青鳞河畔磷火初明。” “孙门三郎,弱冠之龄,愿入灵宫仙阙,为座下第一百二十五位侍奉之人。” “三郎本是凡尘子弟,生具清骨,目含星辉。” “今舍人间繁华,执灵烛、着素衣、系银铃,立誓常伴灵侧。” “纵灵宫朱颜更迭,忘川水竭、黄泉路改,此心不变如磐石。” “以薄笺为证,上告天地。” “立约桃源,千秋无改。” 庄博世越听越怪,这玩意不会是那昏书吧。 村长磕完头之后,战战兢兢站起身来,便将昏书点燃后投入了火盆之中。 瞬间,绿油油的火焰升腾而起,而且越来越黑,像是马上要变成黑火了。 “什么!!” 村长的脸色骤变,如同被雷劈中一样差点倒下。 他惊恐地看向坐在轿子上的孙三郎。 “你你你!” 庄博世微微抬手一指,火焰奇迹般地变成了红色。 “村长,怎么了?”孙母低声道。 村长擦了擦眼睛,那颗悬着的心,终于稍稍放下。 “还好,还好。刚才那绿色的火焰,差点就变成黑色了。”村长脸上满脸后怕。 他指了指孙母。 “三郎啊,喝下这杯酒,你就能取下头布了。”孙母连忙拿起一杯酒,递到庄博世面前。 庄博世心中暗忖:这哪里是酒?分明是掺了水的药。 但他面上不动声色,咕嘟一声喝下。 然后“叭”的一下歪倒在凳子上,装作晕了过去。 此刻,那群送亲的亲友们终于敢放开声音说话了。 “怎么回事?” 孙父心有余悸地说道:“村长,刚才怎么会出现绿色的火焰呢?” “我送了两次亲,从没见过绿色火焰啊。” 另一个村民也搭腔道:“是啊,刚才吓我一跳,我一直以为只有红色的火焰呢。” 村长脸色凝重,回忆着说道:“根据村志记载,一百多年前,我太爷爷那一辈,曾经出现过绿色的火焰,这说明娘娘对这个人非常不满意。” “要么他并非本村之人,是一个外男混入。” “要么他心思不纯,或者知道了一些不该知道的事情,就会对娘娘产生抗拒。” “要么他被别的定过亲。” “娘娘自然不允许这样的外男进入她的闺房。” “所以那一次,只有我爷爷一个人活着逃了出来,其他送亲的人都死了。” 大家倒吸一口凉气。 “好险啊,那后来火焰为什么又变红了呢?”一个憨厚的大汉满脸好奇。 眼睛瞪得大大的,脸上写满了求知欲。 “憨春,没想到你这夯货也注意到了。”另一个矮壮男人调侃道。 “我也不知道,我从未见过火焰还会变颜色的。”村长心有余悸地道。 看着那仍在燃烧的红色火焰,眼神中还残留着恐惧。 “不过我曾在村志上看过,最可怕的是黑色的火焰。” 说罢,村长不自觉地打了个寒颤。 “还有黑色的火焰?”孙父张大了嘴巴。 村长点点头:“没错,我只在村志中看到过记载。” “那大概是一千多年前,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有个外男闯进了我们桃源村。” “当时选定的新郎官,是村长的儿子。” “临行前,村长的媳妇儿不忍心让自己的孩子去,就把那个外男和他儿子调换了。” “当时大家都没察觉,刚好两人又很相像。” “结果没想到他体内有外界的厉鬼,娘娘大发雷霆,和那村长一系有关的人,死了将近五百多户。”村长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息。 “好险啊,外男怎么能直接成为娘娘的夫君呢,他们只配在村口的桃花林当肥料。”孙父满脸不屑,撇了撇嘴。 “好了,都别说了,火焰是红色,说明娘娘认可了。” “娘娘马上就要出现了,我们把三郎送到闺房里,这事儿就算结束了。”村长眼神中带着一丝紧张。 “春宵一刻值千金,咱们快点送三郎上路。” 几个壮汉迫不及待地抬起庄博世,手脚并用地将他抬到了娘娘庙后面。 这间娘娘庙从外面看并不大,可里面却宽敞得如同宫殿一般。 几个人气喘吁吁地穿过好几个回廊,沿着红色的灯笼向前走去。 “那白色的灯笼。”憨春眼神中充满疑惑,低声说道。 “别问,那是死路。你要是想死,就走过去试试。”村长语气冰冷,眼神中透露出警告。 憨春心中一惊,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 可他刚才明明看到那些白色的走廊里,站着一个个模糊的人影,仿佛在黑暗中注视着他们,这让他后背一阵发凉。 很快,在村长引领下,几十人没有人掉队,转过十三个回廊后,那扇一丈多高的红门突然撞进眼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