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二天一早,庄博世和张小敬在薄雾之晨抵达长安。 望着远处那巍峨雄伟的城池,庄博士满心感慨:“终于有幸目睹长安的风采。” 这座公元七世纪最为伟大的城市,应该在两年前被战乱毁掉的城市。 此刻,正雄壮地矗立在自己面前。 高鼻梁的西域人,梳着小辫的突厥人,与唐人没什么差别的高句丽和扶桑人。 高大的里坊。 身着明光铠的龙武军。 丰满的小娘子,以及在九楼高歌的士子们。 在经历了民国的乱象,清末的绝境之后,居然有如此旷达和平的世界。 完全与人间如狱绝望的基调不符。 为什么? 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不该处处是厉鬼吗? 上个世界的鬼上帝封锁时空,天启四骑士差点把自己干掉,甚至身上还牵连着恐怖的镇压。 但第二尊神明呢? 是祂创造了这么一个安静祥和的世界,就是为了像洛神娘娘一样养育所有百姓? 还是真被大唐给镇压了? 那灰袍僧人总不至于让自己来旅游吧。 逆万字。 反太极。 鬼佛陀。 鬼天尊。 庄博世有太多疑惑了。 一到长安,张小敬要去官衙汇报事务,把庄博世安顿好之后便离开了。 庄博世便独自在长安街头探查起来,找一找那逆万字的线索。 不得不说,长安的繁华名不虚传。 贩夫走卒,各地行商。 每个人操持着一口正儿八经的长安话。 从他们口中得知,长安有几座寺庙很有名。 弘福寺,净土宗。 西明寺,玉华宫。 李家尊崇道教,但经过武朝重佛,佛教的香火也越来越旺盛。 庄博世走在路上,却看到很多百姓都往一个方向去。 他们一个个兴奋地大声疾呼:“玄奘大师讲经了!” “大慈恩寺,玄奘大师要讲经了!!” 玄奘? 不是贞观年间的高僧么? 庄博世好奇,拉住身旁一位士人打听:“玄奘大法师如今高寿几何?” 士人一脸敬仰,答道:“玄奘大法师已有一百六十岁,那可是实打实的活神仙,堪称国之圣佛,长安人都尊称他为活佛呢。” 他身边一位身着艳丽服饰的女子也笑着附和:“郎君是外来的吧。” “自贞观年间,大法师从西天取回真经后,他居于大慈恩寺之中研习经典,这座寺庙便香火不断,已然成了长安首屈一指的大寺。” 首屈一指,怎么刚才那些贩夫走卒没有提起。 “只是玄奘大法师常常深居幽室钻研佛理,上一次讲经已经是天宝十五年,算起来都是两年前的事情了。” 士人也眉飞色舞道:“那日恰逢安禄山反叛之事传来,长安人心惶惶,但大法师讲经之后,贼寇遂平。” “大法师真乃我大唐定海神针也!” 小娘子也是一脸兴奋:“嘻嘻嘻,我听说大慈恩寺,那姻缘之事十分灵验。” “是啊是啊,兄台你瞧,这么多小娘子都赶来听经了。” 跟着人潮,庄博世走进相国寺,只见寺内密密麻麻摆放着几百个蒲团,最里面是长安达官贵人的专属位置。 几十个丰腴圆润的小娘子和公子哥儿,坐在那里。 倒是没有交头接耳,双手合十,十分虔诚。 更多的百姓席地而坐,也完全不在意。 整个广场上,至少挤满了上万百姓。 庄博世哑然,这大慈恩寺的香火,居然如此之旺。 那些贩夫走卒,居然能把这座大寺给忘了。 铛! 铛! 铛! 幽远的三声钟响,庄博世朝大殿望去。 一位年轻僧人踏过大殿门槛,身上披着一件洗得泛白的灰色僧袍。 他面容清秀如少年,眉峰却凝着霜雪般的冷寂。 当他走过烛台,跳动的火苗突然静止,他站在那里,便如一尊行走的活佛,不是靠金身法相震慑众生,而是骨子里透出的圆融自在,仿佛他本身就是天地间最自然的本体。 谁能想到这双眼眸,已看过一百五十载春秋? 伴随着小娘子的尖叫声。 庄博世摸着下巴。 这和想象中得道高僧不一样啊。 而且这件灰色袍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