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浅浅立刻应道,从怀里掏出27文铜钱递过去,“您给我装三斤,要筛干净点的,别带太多麸皮。” 张老实接过铜钱,叫伙计从粮囤里舀出三斤粟米,用粗布口袋装好,递过来:“姑娘放心,都是筛过三遍的,熬粥香得很。” 苏浅浅接过布口袋,掂量了掂量—— 三斤粟米看着不多,可她264斤的身子背在背篓里着总觉得沉。 她趁张老实和伙计算账的功夫,快速扫了眼四周,没人注意她,意念一动—— 布口袋瞬间消失,再看空间仓库里,粟米正安安稳稳躺在角落。 “谢谢张掌柜!” 苏浅浅笑着道谢,转身走出粮铺,心里松了口气:【还是空间方便,不然背着这三斤米,走回村得累死,这体重真是个累赘,以后得多喝灵泉减肥。】 离开粮铺,苏浅浅按照路人的指引,往镇东头的“宝昌当铺”走。 当铺门面不大,朱红色的门板上刻着“当”字,柜台比寻常店铺高半头,掌柜的坐在里面,能俯视上门的客人—— 这是当铺的规矩,为了压价时占气势。 柜台后坐着个穿绸缎长衫的中年男人,留着两撇八字胡,手里拿着个放大镜,正端详着一块玉佩—— 是当铺掌柜刘耀文,出了名的会算计,眼里只认值钱东西。 苏浅浅走到柜台前,踮了踮脚,把怀里的化妆镜掏出来,轻轻放在柜台上:“刘掌柜,您看看这东西,能当多少钱?” 刘精明抬眼瞥了她一眼,又低头看向镜子,一开始没在意,可当他拿起放大镜仔细看时,眼睛瞬间亮了—— 镜子边框镶着亮晶晶的“石头”(水钻),镜面光滑得能照出脸上的皱纹,比宫里的铜镜清楚十倍不止! “这、这是啥镜子?” 刘精明声音都有些发颤,反复摩挲着镜面,“我活了四十多年,从没见过这么清楚的镜子!” 苏浅浅早有准备,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声音带着点哽咽: “刘掌柜,这是我家老祖宗传下来的西洋玩意儿,叫‘琉璃镜’。今年旱灾,家里没粮,我爹又摔断了腿,实在没办法,才拿来当的,您可得给我个公道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