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陈所长:“晶粒度呢?” 刘总工:“12级!” “嘶~~~~” 再度全体倒吸冷气。 然后是全体兴奋。 刘总工:“不过那边的设备太少,我们只能测出这么多。需要我们这边的仪器,测更多的数据。” “好,那就测一测。” “快开始!” “嗷嗷嗷~~~~” 很快, 他们在实验室里面,借助各种仪器,一一测试。 各项数据出来,惊艳众人! 但众人还是觉得有点魔幻。 “走!” “去接炼钢车间,马上准备真空炉,我们重新练……” “对了,配料单?还有流程呢?” “这里,都有……” 下午1点05分,真空炉内的钢水达到1250℃。刘总工盯着炉内的金色漩涡。 “出炉!”当钢锭浸入冷却槽的刹那,汽雾蒸腾。 经过一系列流程, 一块新的钢锭出来了。 检测室内,布氏硬度计的压头缓缓压入钢锭,指针划过302HB时。 全场欢呼! “真的有!” “太厉害了!” “继续测!” 随后是其他测试…… 一项项,验证通过,跟从港岛带过来的钢材,参数非常相近。 “怎么做到的?”张总工扯着刘总工的袖子,惊喜连连,“跟我们说说过程?” 刘总工叹了口气,掏出一根烟,抽了起来,慢悠悠说了起来。 然后…… “什么?” “一个材料新手弄出来的配比?” “你踏马逗我?” 所有人都懵了。 不过,他们也知道有时候材料这玩意,很靠运气。 例如维多利亚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正在研究葡萄球菌,结果某次实验后他随手将未清洗的培养皿放在窗台,然后就弄出了大名鼎鼎的「青霉素」。 例如19世纪初,天然橡胶易受热发粘、遇冷变硬,实用性差。美国发明家查尔斯固特异多年研究改良方法未果。偶然时刻在1839年,他在实验中不慎将橡胶与硫磺的混合物滴到热炉上,意外发现材料变得坚韧且耐高温。 有时候,运气就是这么离谱。 “等等……” “你为什么没带他回来……” 所长的话一出,全场目光看向了刘总工。 刘总工:“…………” …… 很快,消息就上报给了国家。 有了这个新出来的特种钢,国内的造船计划可以大大加快进度! 最后,这种钢材被命名为——「加乘钢」! …… …… 美国时间,要比东大时间晚十几个小时。 当东大进入黑夜的时候, 旧金山这边,迎来了1993年11月2日的白天。 今天, 是旧金山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 旧金山监督委员会大选! 旧金山市政大厅、以及其余六个地点,成为了临时投票点。 (图:市政厅) 大批市民前往附近的投票站进行投票。 从上午到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20:00,投票总算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在市政厅连夜点票。 …… 保护伞公司,顶楼。 小富、阿布、李杰、纪少群、琪琪等人,站在办公室落地窗前,看着下方唐人街。 虽然已经22点了,其他街区此时已经黑灯瞎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