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而河北群臣已经劝进三次了,袁尚这次劝进,是第四次。 按照惯例,三请三辞之后,袁绍很有可能答应。 如果袁绍答应了,那劝进之功岂不都归袁尚了? 这怎么行? 劝进之功,绝不可让袁尚独享! 郭图连忙踏步而出,对袁绍拜道: “主公,大公子和二公子也发来书信,请求主公进位称王。 三位公子同时请求主公称王,可见主公称王,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啊!” 郭图将袁尚劝进之事,混淆成三位公子一同劝进。 袁尚很是不悦地瞟了郭图一眼。 堂中其他文臣武将们也反应过来了,纷纷对袁绍拜道: “臣等请求主公顺应天意民心,进位为王!” 袁绍见到殿中臣子跪了一片,一起请求自己称王,心里这个美啊。 纵观天下,确实没有哪路诸侯比自己实力更强了。 袁绍心中虽然得意,可表面上还是拂袖怒道: “吾袁氏四世三公,深受皇恩,岂能行此僭越之举? 此事休要再提! 再有出言劝进者,就给我叉出去!” 听了袁绍之言,群臣越发确定袁绍有称王之心。 要不然的话,为何不对劝进之人做任何惩罚,只是叉出去那么简单? 可他们有有些迟疑,都已经三次了啊,莫非自家主公要四请四辞? 众臣犹豫,袁尚却义正言辞道: “袁术仅有淮南、扬州,尚且称王。 父亲雄踞青、幽、并、冀,若是不称王,岂不是让世人觉得父亲畏惧了袁术? 那我袁家的门生故吏,岂不是都要摒弃父亲,而投到袁术的麾下了?” “为天下大业! 为黎民百姓! 儿袁尚,恳请父亲进位称王! 父亲若不称王,儿就一头撞死在这堂中!” 袁尚这番话说得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逢纪心中暗暗赞叹,尚公子说得真好! 虽然这些话都是自己教他的,完全是效仿袁耀当年的行为。 可尚公子能学得这么像,也不容易。 绝对是可造之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