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袁耀对杨弘笑道: “司徒大人所说之言,也不无道理。 如果官吏大批量辞职,对我大乾来说还真有些麻烦。” 杨弘闻言一喜,袁耀这是被自己说服,所以对自己妥协了? 自己当真是辩才无双啊!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让太子殿下改变了主意。 杨弘大喜道: “既然殿下知晓其中厉害,便知改制之策不可行。 我大乾还是应当遵循旧制,以稳为主。 什么新法,都比不上大乾江山社稷安稳重要啊!” “不不不,司徒大人,你误会我的意思了…” 袁耀摆了摆手,对杨弘道: “我的意思是,既然官吏流失是件麻烦事,那我就要解决这个麻烦。 所以除了改官制之外,我大乾的选官制度也要改。” 杨弘闻言一愣,不明白袁耀想要做什么。 选官制度怎么改? 选拔官吏,不就是用察举之法吗? 朝廷考核选拔之人的才干与德行,德才兼备者录用。 这东西,袁耀还能玩出花来吗? 听了袁耀之言,袁术也来了兴趣,坐在龙椅上对袁耀问道: “耀儿,我大乾选官之法也能改吗? 你想怎么改,说与朕听听。” 袁耀朗声对袁绍道: “启禀父皇,我大乾选官,要的是真正有才华之人的。 儿臣以为察举之法,存在漏洞颇多,并不能保证所选出的官员都有才能。 倘若选官之人徇私舞弊,选些庸才为官… 父皇身为天子,也不能一个一个对他们进行考核。 那岂不是会让很多庸碌之辈,混入我大乾朝堂?” 袁术点头道: “我儿言之有理。 可大汉历来都用此法,难道耀儿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袁耀笑道: “好办法原本是没有的,可现在却有了。 而且这办法,乃是我大乾独有。 这正是儿想跟父皇禀报的选官新法,名为科举制。” 袁术疑惑道: “何为科举?” 袁耀站在大殿正中,侃侃而谈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