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交州本地的士族被孙策杀了一批,剩下一批人,也被袁耀以强硬手段整合。 手里什么权力都没有,大乾士族根本没有忤逆袁术、袁耀父子的本钱。 即便袁耀开科举,对士卒手中的官位动手,他们也只能忍受。 只剩下淮南士族,由于袁术的纵容,依旧保持着不俗的实力。 他们也是对袁耀的科举之法,反对最为激烈的一批人。 淮南、寿春。 杨弘的弟弟杨彦召集寿春各大豪族之人,来府中商议大事。 杨彦身材精瘦,眼睛很小,模样与他的兄长杨弘极为相似。 杨弘不在的时候,杨家便由杨彦主持大局。 杨彦环视左右豪门之人,开口道: “诸位,吾兄从金陵传来消息,说陛下和太子要行科举之法,开科取士。” 张家家主张福问道: “敢问杨兄,何为科举?” 杨彦沉声道: “这科举,就是太子殿下想出来的选官新法。 以后我大乾选官,就不举孝廉了。 而是要用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吾等豪门子弟,不可直接成为大乾官员,要先进行考试才行。 那些读过书的贱民,也会与吾等弟子一同参加科考。 如果我士族子弟科考成绩不如贱民,那么陛下就会选贱民为官。” 一众豪门之人闻言,顿时大惊失色。 “这怎么可以呢? 那些贱民何等身份,怎能入朝为官?” “贱民不修德行,岂可与吾等同列?” “陛下是在吾等支持之下,方能建国称帝。 如今刚刚称帝,却要开科举,削弱吾士族之权。 陛下这么做,岂不是过河拆桥? 当真让吾等寒心啊!” “杨兄,陛下如此行事,难道司徒大人没有劝谏陛下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