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长安城,未央宫。 袁耀率领一众文武,踏着石阶,来到这充满历史底蕴的大殿。 司马懿虽然逃了,可长安群臣尚在。 年幼的刘懿坐在大殿之上,眼中满是畏惧。 他实际上就是司马懿的提线木偶,一切都听司马懿吩咐。 司马懿不在了,来了袁耀,刘懿实在不知该如何面对。 在他印象中,自己的父亲刘协就死在权力更迭之中,自己应该不会步刘协的后尘吧? 刘懿身侧,站着董昭、钟繇两位重臣。 他们乃是曹操旧臣,领袖群臣。 司马懿以晋代魏后,也顺势投到司马懿麾下。 袁耀进殿前,先是吕布手执方天画戟,踏入到大殿之内。 而后赵云、童飞二将各率五十甲士,占住了大殿的正门和各处要道。 李儒、贾诩两位军师,则跟随在袁耀身旁。 殿内群臣冷汗直流,大气都不敢喘。 有些从董卓时代活到今日的老臣,感觉这一幕似曾相识。 李儒、吕布、甲士进殿… 太像了,这场景跟董卓独霸朝纲的时候太像了。 可身披银色战甲,俊逸非凡的袁耀,又与董卓完全不同。 董卓不过是一西凉武夫,只霸着京师,被天下诸侯群起而攻。 而袁耀可是堂堂大乾太子,大乾横扫天下,几乎将天下的诸侯剿灭殆尽。 袁耀既得长安,所谓的大汉便再无回旋余地了。 钟繇和董昭率百官对袁耀拜道: “吾等拜见太子殿下! 殿下千秋无期!” 袁耀看着匍匐在地的一众官员,心中只觉好笑。 董昭和钟繇这群人,曹操在的时候效忠曹操,司马懿掌权的时候效忠司马懿。 现在自己入了长安,他们又自称是自己的臣子,底线还真够灵活。 若是大乾亡了,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投效新朝。 在本质上,这些人跟带投大哥张昭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对一个王朝的忠诚,是建立在王朝强盛的基础之上。 一旦王朝势颓,他们会毫不犹豫的改换门庭。 不过袁耀并不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可用。 事实上,袁耀麾下有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比如说张昭、孙权等人,就都很会趋利避害。 人有私心很正常,不想给一个灭亡的王朝陪葬也可以理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