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阿磐拂袖插到了南平髻旁,硕大的芍药衬得南平十分明艳,却也轻易就被花瓣遮住了凤钗。 南平在铜镜里左右端量,奇道,“咦,怎么看不到呀?” 簪戴凤钗已是僭越,还想似她一样正大光明,想啥呢,女儿家的小心思罢了。 阿磐偷偷去瞧坐在主座的谢玄,见谢玄也正含笑瞧过来。 一双好看的眉眼缱绻,不知有没有看穿她的小心思。 燕王后轻声宽慰道,“好啦,原也不合规矩,既已簪了就罢了,别再乱了礼制。” 南平不听旁人的话,却听这个姨母的。 吉服穿好了,花也簪完了,便是南平期盼已久的册封大典了。 虽没有算过吉时,但总算能册封也就知足。 因而欢欢喜喜地起了身,左手是吕嬷嬷,右手是一个不知姓什么的婆子,袅袅婷婷,身姿款款地行至主座前,膝头半屈,“平儿拜见大王。” 益发是尽态极妍,风情万种了。 谢玄还斜斜靠着,凤目微眯,不知在琢磨什么,燕王后笑着提醒,“请晋王授玺绂吧。” 那人这才起了身,宽大的袍子在修长的腿畔轻荡,阿磐这才留意到,谢玄今日也并没有着君王冕服,不过是玄黑绣金龙的常服罢了。 说是册封大典,却也不过就是一盏茶的工夫。(十分钟) 黄门侍郎宣读了册封诏令,他不过就是把玺绂递给了南平而已。 若不是当着燕王后的面,他大抵连做戏都不肯。 但南平不觉得。 南平很高兴。 有了玺绂,就是正儿八经的赵国夫人了,也就意味着她在晋宫真正地立了足,真正的留了下来。 未来呢,未来可期,不管是怎到得到一个孩子,有了姬氏的子嗣,对她自己也好,对不得再南下的赵国也好,对远在东北的燕国也好,都是莫大的际遇啊。 见已礼成,燕王后才命人奉上来漆花的匣子,“贺喜晋昭王,贺喜晋娘娘与赵国夫人,小童这便将贺礼送上,算是小童小小的心意,但愿昭王与赵国夫人长长久久,百年好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