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五月八日,北师大教二栋404教室。 零零散散三十余人坐在台下听讲,台上白胡子老头启功先生在台上讲着《红楼梦》。 “我年轻时常听人说红楼梦乃人生不得不读之书,便兴致勃勃买来,读上几页,便觉这七大姑八大姨怪繁琐,丫鬟小姐公子哥之间情情爱爱,拉拉扯扯何其小气。 到了我了十九岁,这年九一八事变,鬼子来了,国内动乱不止,我不得不得跟随家中长辈四处流浪,无处消解郁闷与饥饿,读了这本《红楼梦》排解。 翻了四五遍,这时我才真正看懂曹雪芹在题石头记中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启功一边说着,带着眼镜的小胖脸摇摇晃晃。 “以小见大,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写作手法,以一个大家族的兴亡史,见得封建王朝的血泪史,何其相似耶?” “林黛玉前世为绛珠仙子,绛意味大红色,朱色。 批语中有言,绛珠岂非血泪乎? 在写桃花行时,有这么一句,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意思是胭脂的颜色像什么,像花的颜色,像人的眼泪。 此外还有一句,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眼泪洒在空枝上留下血痕。” “好了我们从开头开始讲起,事实上《红楼梦》的开头蕴藏了大量信息……” 台上启功先生讲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涉及到红楼中的典故更是信手拈来。 ‘不愧是红学专家,启功先生注释了建国后的第一版人文社出版的程高本《红楼梦》,还撰写了《读札记》一书,其中分析了《红楼梦》中各种年代,地名,官职等都做了详细的考究……’ 程开颜心中闪过启功在红学上成就,接着转头看向身边,发现这一群二三十岁,三四十岁的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时而举手提问或者回答,积极性很足。 虽然他们都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但在文化底蕴方面根本比不了这些文艺界的前辈。 看了几眼收回目光,继续听课。 不知不觉下课了,程开颜出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后趁着空闲的时间继续阅读着手中这本《古代英雄的石像》。 这几天他过得比较规律,有课就上课,没课就写写剧本,或者看看儿童文学方面的经典名著。 昨天确定好论文方向之后,程开颜就在图书馆挑了些书,从《小王子》,《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再到《宝葫芦的故事》,《古代英雄的石像》…… 古今中外,都有涉及,一共十几本。 写论文的第一步,就是熟读资料,这些经典作品就是他写作的第一手资料。 他打算全部读完,而且是事无巨细的阅读,边阅读,边进行针对性分析。 “程开颜同志,在看什么?” 身前,王安忆转过头来好奇问。 “童话故事。” 程开颜将封面翻转过来,纸张上的名字清晰可见,名叫《古代英雄的石像》,是叶圣陶老爷子写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从他老人家写的作品用作论点分析,也算是将老爷子的儿童文学事业发扬光大了。 “他老人家肯定会感兴趣的,回头让他掌掌眼……” 程开颜心中盘算着。 “哦哦。” 王安忆点点头,“对了,我昨天看到你对象了,很漂亮,气质特别优雅,没想到你已经有对象了啊。” 说到后面,她的语气有些失落。 老实说王安忆对这个文采横溢的男青年很有好感,特别是两人都是写儿童文学的作家,在这个班上非常特殊。 但是仅仅上课几天,王安忆就发现这个程开颜同志已经有对象了。 “王安忆同志这么惊讶我有对象,该不会是想给我介绍对象吧?” 这个小王同志对自己有好感,程开颜眼里看得清楚,随口调侃道。 年轻女孩的心事总是瞒不住的,毕竟二十多岁正是年轻的时候。 “是啊,可惜喽。” 王安忆叹了叹气,知道程开颜话里有话,只好顺着说下去。 不过很快她就摆正了心态,还是做朋友吧。 时间一转,到了中午,即将下课。 果不其然在教室窗外,刘晓莉穿着一件白衬衣,提着手中的饭盒俏生生的站在教室走廊上。 自从五四调演结束之后,剧院和北舞进行了学习交流。 剧院的老师在北舞讲讲课,舞蹈团的舞蹈演员也可以在北舞旁听。 这段时间刘晓莉都在王樯阿姨身边旁听学习,因为有她最喜欢的古典舞。 再加上王樯得知刘晓莉这个热爱舞蹈,又有天赋的姑娘,居然是程开颜的对象后,对她也不藏私,细心教导,以至于刘晓莉在王樯身边流连忘返。 她每天的练舞时间是上午到十点半,下午到五点,剩下的时间就回去给小姨和程开颜做饭。 “还没下课啊,不过开颜上课还蛮认真的。” 刘晓莉靠在阳台上,透过窗户清楚的看到程开颜上课的样子,轻声呢喃道。 “再过几天,就要跟舞蹈团一起回江城了。 下一次见面,恐怕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要是在同一个城市就好了。” 她皱着眉,觉得这个问题有些棘手,但现在没有什么办法解决。 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正午阳光盛大,远处的树林传来带着植物味道的微风,吹动她带着思绪的发梢。 程开颜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存在,对窗外挥了挥手。 看到这一幕,刘晓莉静静笑了起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