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实际上不只是韩鸢儿,孙娇娇等人差不多也都有类似的遭遇。 不同的是,孙娇娇比韩鸢儿大了两岁,已经出嫁了。 虽说是门当户对,但孙娇娇性子原本就有些骄纵。 即便是出嫁之后改了许多,却也不是易与之辈。 再加上孙娇娇的婆婆性子本就弱,再加上孙娇娇和韩鸢儿的关系极好。 韩鸢儿的爹还是户部侍郎,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实权位子。 三品和五品之间,差着四个品阶呢。 即便冲着这层关系,孙娇娇的婆家也不敢给她任何脸色看。 所以在婆家孙娇娇倒也算得上是说一不二了。 “娇娇,听说你与那韩家小姐一起开了个酒楼?” 孙娇娇的相公是个秀才,如今正在准备来年的科举。 知道这个消息后,非但没生气,反而很高兴。 这酒楼他倒没指望能赚钱,但能借着酒楼和韩家的关系拉近一些,对他将来无论是科举还是仕途都有帮助。 哪怕是对他爹的仕途都有很大的帮助。 这种想法很正常。 现如今当官的,或者当官的子女,没有这种想法的才不正常。 寒窗苦读数十年,就算有才学,没有主考官的认可,也很难中举。 举人之后还有进士。 可谓是一步一登天。 很多老秀才,考了几十年,刚开始的时候或许怀有报国之志。 但几十年的落榜下来,早已把他的心气磨平了。 这个时候,主考官只要点了他的恩科,那就是他的再生父母。 入仕之后,那就是主考官的学生,坚定不移的跟着主考官,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 这个时候,他哪还管得了百姓的死活?眼里哪还有皇帝,满心满眼的都是报答主考官的知遇之恩。 如此考生,比比皆是,甚至很多考生从一开始,就靠着关系和人脉,一路绿灯上来的。 这就是现实。 所以孙娇娇的相公有这种想法再正常不过。 如今的官场风气便是如此,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切的源头,都是内阁首辅杨廷和和次辅这些人。 “对啊,明天就开张了,到时候咱们家可多得去,一个都不能少。” 孙娇娇满脸骄傲道。 对于这个相公,她是看不上的。 毕竟和周楚相比,除了家境,哪哪都比不了。 他引以为傲的才学,更是差了周楚十万八千里。 不过孙娇娇没办法。 她比周楚大了四岁。 单单是年龄就不可能了,再加上门不当户不对。 有时候孙娇娇很羡慕楚璃,能坚持到现在不出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