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可别小瞧粪便-《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第(2/3)页

    俯下身子的张铁军蹲在雪地之中仔细观察。

    用手比量一下,马鹿的蹄印非常大,比梅花鹿还有狍子的蹄印大多了,大概和牛蹄脚印差不多。

    虽然脚印被风吹得有些看不清,但根据巡山界来看,蹄印不仅多而且杂,别看连续两年的自然灾害,让人一直在温饱线上挣扎,可是生活在关东山腹地的马鹿群却是悠然自得,人被饿得没法上山,少了人类的过多干预,这些马鹿的族群不降反升。

    巡山界很是宽阔,大概有两三米左右宽。

    “看起来碰到了不少大家伙儿。”张铁军仔细趴在一处雪包上观瞧。

    在雪地捕捉猎物,就像是开了外挂一样,暴风雪一停,紧接着就是艳阳高照,任何动物的行走轨迹都会在雪地上展露出来,甚至体态不同的动物留下的印记也不同,有经验的猎人甚至雪坑深浅,雪坑大小都可以推测出来猎物的种类和大小。

    枝枝蔓蔓的灌木丛歪歪斜斜地躺在雪地之中,周围更是平整得连一根草都没有,这是被大量动物踩踏过后的痕迹。

    鹿口坡的名字来源,一半儿是因为这里有马鹿出现,而另外一半儿则是因为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不大的小村庄。

    鹿家屯。

    对于起名字,关东山地区的老百姓可以说很是形象。

    山坳之中地被称为“窝子”;平缓一点的山叫做“坡”;有屯垦的地方叫做“屯子”,这些都是缘起于多年前的闯关东活动。

    旧中国曾经有过三次比较大的移民潮,下南洋,走西口和闯关东。

    关里人先后在东北落脚后,人也是越来越多,从荒芜之地的三五家到后来的几十户人,逐渐的形成了屯,屯和屯之间距离两三里地,十几个屯又组成了一个一个的村,这些地方最一开始都是一些亲戚里道,相互投奔而来,基本就是一个大家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