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开幕!》 《史上首次!华语五部电影入围本届威尼斯主竞赛单元!》 《剧组集体亮相威尼斯红毯,李联杰携手黄圣衣席卷欧洲!》 《独家爆料!田状状导演新作,有望成为得奖热门!》 《主演陈瑾和华夏9岁小演员赵金麦踏入红毯,获得全场媒体鼓掌称赞!》 …… 仅仅一个晚上,华夏就已经刊登了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诸多新闻。 这一次威尼斯电影节参与的影人大牌有很多,相对于前几年诸多“冷门”作品,和去年缺少真正有分量作品的尴尬,今年的威尼斯可以说是一个真正“有分量”的年份。 仅就参赛影片而言,罗曼·波兰斯基、大卫·柯南伯格、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威廉·弗莱德金等国际大导演都带着新作亮相。 而“演而优则导”的乔治·克鲁尼以及《生人勿近》导演托马斯·阿尔弗莱德森和意大利本土导演艾曼纽尔·克里亚勒斯虽然相对导演资历稍浅,但实力也绝对不容小视。 可以说,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参赛作品品质,绝对是近些年来最高的。 陈瑾也是昨天聚会后才从田状状那听到的“噩耗”,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基本上都不是无名之辈。 近些年来,各大电影节不可避免的受到电影商业化的有力冲击,拿三大电影节之首的戛纳来说,它越来越多的成为了一个电影大卖场。 而柏林电影节则在政治题材上偏爱有加。 威尼斯也不例外,不过更偏向于文艺。 最近几年,美国影片无论是参赛数量,还是获奖情况,都比以前有所提升。 这说明威尼斯也想通过美国出产的商业与艺术兼具的影片,来提升威尼斯入围影片的整体水平,包括影片获奖之后所能斩获的票房能力,来向世界宣告威尼斯的市场价值。 但是另一方面,威尼斯一直宣扬其宗旨是“电影为严肃的艺术服务”,评判标准为“艺术性”,因此被誉为艺术电影的大本营。 在这种商业与艺术之间,威尼斯有时候也是选择艰难,但这一次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原则。 评审团主席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在昨天的开幕式红毯上,只说了简短的几句话,主要意思就是,一切都向艺术让步。 算是定下了这一届威尼斯电影节的基调。 艺术! 威尼斯要平衡商业和艺术的电影。 而红毯除了无数好莱坞和欧洲大牌影星亮相之外,华语影人也成为了红毯最为特殊的一道风景线;本届参加最小的一个电影人当然非赵金麦莫属。 严格的来说她实际只有9岁,走红毯倒也不怯场,所以得到了很多媒体的称赞。 而最让人无语的,则是黄圣衣。 几百米的红毯走了将近10分钟,差点被威尼斯主办方所驱逐。 陈瑾反正是觉得挺丢脸的,关键未来好像很多女星纷纷效仿;当然这般蹭红毯的也不是只有她一个,好些个没名气的欧洲女演员,也都走的很慢。 她也是跟其他人学的,后世范兵兵、张馨雨等人,也都是毯星博出位的代表人物。 事实证明其实还是有点用的,不然范兵兵怎么能成为三大电影节的评审? 只能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陈瑾虽然很鄙夷,但这全世界的名利场都一样。 你可以不喜欢,但演员有时候就得豁的出去,才能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 “走吧,轮到我们了!” 田状状在那招呼着,一行人刚刚参加完《赛德克·巴莱》的首映。 这是宝岛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影片,也放在了1号。 看得出,片方还是很有自信的。 陈瑾其实感觉电影拍的很好,导演魏德圣是目前宝岛票房第一人,师承宝岛电影之光杨德昌,华语影坛导演实力排名前五的高手。 也得宝岛能拿得出手的几个导演之一。 魏德圣上一部《海角七号》前年上映,打破了宝岛的票房纪录,拿下了5.3亿新台币,人民币差不多正好破亿,轰动了整个华语圈! 而今这一部《赛德克·巴莱》是他筹备了12年的心血力作,光投资就8个亿,因为影片太长,所以分为了上下两部,这一次参加威尼斯当然是全片,长达4个多小时。 很多观众和影评人,直接看的提前离场;老外显然欣赏不来这种电影,华夏文化他们不理解,更何况是这种原住民的故事。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是商业片!” “老欧骨子里还是看不起这种电影的!” 田状状朝陈瑾说着,两个人刚刚对这部电影也讨论了一番。 相比于他们上午看的另外一部竞赛影片《杀戮》,观众和媒体的反响可谓是两极分化。 很显然魏德圣自己都没想到,精心准备了这么久的一部影片,内部看片会一致好评的佳作,到了欧洲居然水土不服。 “但我感觉,《赛德克·巴莱》拍的更好!” “可能我心目中没有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偏见……” 陈瑾坐在影院内,还有半小时《人生大事》就迎来它的全球首映。 “拍的太商业化了!” 一旁的编剧阿成在那道:“其实如果偏战争片的话更好,应该去柏林参奖,威尼斯还是要偏文艺一些……” “柏林也不一定能拿奖吧?” 陈瑾摇了摇头:“这种反抗日本的电影,很少能拿奖的,要是二战或者伊拉克战争这种,反倒是符合柏林电影节的政治正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