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只要口碑稳住,那票房他是不需要担心的;因为首日、营销、热度等等,都不需要他多担心。 唯一顾虑的,就是比上一部《失恋33天》差很多的评分。 稍微不如其实也还行,但质量下滑严重,那就有损他导演的名声,还有票房的成绩了。 幸好,这样的事应该并不会发生。 在场除了学生,陈瑾几个看完,心里基本对影片也有了大致的答案。 比《失恋33天》拍的更成功和真实。 评分,可能还比这部电影要高。 陈瑾看过几次,心里有一定的预期;一旁的朱颜曼兹还是第一次看成片,所以眼泪一直在眼眶中打转,娜扎比较感性,也红了眼圈。 “那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现场的各位!” “有什么想要问主创人员的吗?” 司仪话还没说完,很多人已经迫不及待的举起手。 “我想问一下郑微,哦,就是朱——” “朱颜曼兹!” 司仪提醒了一句。 “不好意思,朱颜曼兹,最终郑微选了陈孝正还是林静?” 一个是青梅竹马,从小爱慕的邻家哥哥,优秀帅气;一个是大学真正领悟爱情的三好男生,确实很难选择。 “我不是郑微!” 朱颜曼兹微微笑了笑,看了林跟新和陈瑾:“如果从角色上来说,两个男生都很优秀!” “所以这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那如果你是郑微呢?” “额……我应该选陈孝正吧,因为这是爱情真正的模样!” 朱颜曼兹很认真的回答着。 其实在场很多人也会这么选,这倒不是因为陈孝正是主角,陈瑾饰演的缘故;而是林静这个角色的设定,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哥哥,郑微并不理解这种喜欢,其实是爱慕,而不是爱情。 陈孝正,才是郑微能为他死去活来的那个男生,这才是女生心目中的爱情。 “陈瑾,你如果是陈孝正,会跟郑微在一起吗?” 大学生的问题,果然不能跟专业的影评人相比。 影评人问的比较深刻,拍摄的细节等等……大学生,只想知道偶像的爱情观、对电影角色的看法。 “不会!” 陈瑾很干脆的摇了摇头:“青春就是充满遗憾的,你爱的其实是青春里那个女孩子的模样,这么多年过去了,其实再在一起,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白月光之所以是白月光,因为他在你记忆中的美好;而现实往往就是——” “20年不见的初恋聚会时加了聊聊,天天找你聊天,有事没事的问安,感觉像恋爱一样,最后见面去散步,听她聊了一个小时的保险……” “哈哈哈!” 全场爆笑。 旁边的朱颜曼兹都捂着嘴背了过去,这家伙一本正经的在这说了这么一个冷幽默。 但事实上,陈瑾还真不是说笑话,因为这才是现实。 “林跟新呢?” 大学生现在是在场一个人都不放过啊! 一众人在那大说自己的爱情观,好不容易点映完,全都长呼出一口气。 不过,现场的氛围确实很享受。 从一开始观影、到问答环节的气氛,都让一众人沉浸。 青春的感觉,就是这么的美好。 幸好,陈瑾和朱颜曼兹还能体会,而林跟新几个,可就跟青春有些告别了。 “这两天大家还得去其他院校跑一跑,然后双十一那天,参加阿里的《致青春》全球首映大型庆典晚会!” “走走走,吃饭!” 陈瑾在那招呼着,随便找了个馆子。 …… 接下来的几天,《致青春》在帝都的几个大学都展开了点映活动。 通过大学生自发的宣传和扩散,电影还未上映,就得到了很多学生们的欢迎。 口碑在学生群体中持续走高。 “媒体说《致青春》是内地版的《那些年》,我不敢苟同,我感觉比《那些年》拍的好!” “我也觉得,《那些年》的结局太遗憾了,《致青春》保留了遐想!” “那我还是喜欢《那些年》!” “都好看,不过《致青春》会上院线!” “差不多都能8分吧,但我喜欢陈孝正,柯景腾这家伙注定找不到女朋友!” “错,人人都能成为柯景腾,但陈孝正不是谁都可以!” “柯景腾也不行,《那些年》是九把刀的自传啊,你能成为九把刀?” “九把刀初高中没啥亮点啊……” “……” 豆瓣、微博、贴吧……很多大学生喜欢聚集的场所,基本上都在讨论《致青春》,而且都拿来跟《那些年》对比。 毕竟,时下的《那些年》太火了,两岸三地第一青春片。 虽然还没在内地上映,但架不住盗版资源的泛滥,但凡大学生基本上都看过。 所以把两部影片拿来对比,也很正常。 媒体也在带着节奏。 如果说《致青春》拍的很烂,那种拉扯就是票房崩坏的前兆;但如果两部电影口碑差不多,都是青春片,但这样的对比宣传,就可谓是拉足的噱头。 11月5日上午8点,《失恋2:致青春》也正式开启了预售。 嘀嗒、阿里、微博等等都已经宣传了好几天,淘宝都可以买到《致青春》的电影票。 三家同时发力,声势不可谓不猛,大有席卷内地电影圈的趋势。 更何况还是一部青春爱情片。 《那些年》席卷了除了内地之外的东南亚,环大陆带都是各地区的票房冠军。 而现在,媒体都在吹嘘内地有《致青春》,可以跟《那些年》一战。 喜欢冲“业绩”的大学生,这下子基本上全都自发的上嘀嗒和淘宝购票,大有超越《那些年》的趋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