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11月6日,凌晨。 “多少了?” 陈瑾看着郭忛准点发来的消息,有些无语道:“大哥啊,我又不是平台,我也在等数据!” 陈瑾也在等宋仲杰发来的《致青春》第一天预售情况。 目前大致的一个票房数据,嘀嗒那边能够估算出来,虽然没法跟后世的猫眼连接专资委那么精确,但大致的一个票房是肯定对的。 比如首日1131万,可能真正的数字,也就在1100-1200万这个区间。 事实上今天的预售,陈瑾也有自己的判断。 上午时候就已经破了800万,而且后续的增长也很恐怖。 跟之前纸媒和门户网站传播没有时效性不同的是,微博的诞生,让很多事件分分钟就成了热点;比如《致青春》零点场的火爆和售罄,很多网友都知道了。 所以就形成了一种大家都在抢,那我也去凑凑热闹的心态。 这导致了下午的预售更加理想。 以前一部电影大卖,可能是因为冲着导演的名气,或者是好莱坞大片,这样的票房热度,致使第一天的预售会很高,而后第二天回落。 要到上映前两天再冲高。 哪怕有了互联网和手机app售票,现在依旧如此。 这是一个购买者的心态。 去年《失恋33天》为什么会连续一周的持续走高,主要还是互联网售票的第一次兴起,用户量不多,热度每天增加才导致的。 互联网开放售票渠道一年来,已经完全趋于稳定。 但《失恋2》,又是另外一种火爆的模式。 这是现象级的事件,依托于双十一这一个类似情人节、消费节全民参与的节点,不止电影,商家、媒体等等也全都在配合着炒作,以至于很多盲目消费的年轻群体,都会去追赶这个潮流。 而看电影,就成了这个潮流之中的必选项。 尤其还是一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爱情片,这就更加受到年轻男女的喜欢。 所以抢票的热度越扩散,使得《致青春》的预售越夸张。 这已经跟导演自带票房号召力、好莱坞大片自带热度所不同,这是特殊档期的超级buff加持,外加《失恋》系列又是一个跟双十一深度捆绑的电影。 去年的成功,让今年变得更受期待。 “老宋特么睡着了吗?” 陈瑾等了5分钟,都没收到宋仲杰的信息,对面的郭忛都要急死了。 他等预售都等的心焦。 其实每个人都知道今天的预售特别炸,但在没看到数字之前,所有人显然,都想要知道那确切票房才睡的着。 终于,就在陈瑾都有些熬不住的时候,宋仲杰的电话杀了过来。 他没有发信息。 “宋总,怎么了?” 陈瑾看到宋仲杰的电话,就知道事情不太简单。 “我让数据部门核算了好几遍,我怕出错!” 宋仲杰在电话那头有些苦笑道:“2723万,不包括线下,我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多……多少?” 2700多万?! 陈瑾都被这个数字给愣住了。 “对,线下我也差不多问了下,3000万应该是稳的,好一点可能有3200万样子!” 毕竟互联网购票开通1年以来,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去线下购买一周后的影片;有些观影习惯,也不是一年两年可以改变的。 “我去,这……这确实太夸张了!” 陈瑾哈哈笑着。 宋仲杰显然也是心情大好,毕竟这部电影嘀嗒也投资了:“是啊,谁都没想到,我之前感觉超1000万已经很离谱了,没想到第一天就能这么多!” “感觉好的话,总预售能冲个2亿!” 预售超1亿,破纪录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变3》的预售纪录是1.1亿,最终票房12亿多。 现在宋仲杰按照数据部门的反馈,《致青春》是很有可能预售就破掉2亿+。 主要双十一这个节日,太特殊了。 11年11月11日,还是周五,小情侣肯定是想要庆祝下的。 逛街吃饭看电影几乎就成了唯一的一条龙可选娱乐方式。 “试试吧!” “主要是最后一天!” “对,我们嘀嗒和阿里的晚会造势倒计时,这个对预售应该有帮助!” 宋仲杰说的还是挺委婉的。 其实帮助非常大。 就跟直播带货一样,电视和互联网上播放着预售倒计时,破1亿,破1.5亿,全民会有一个参与感,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购票一起玩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