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电影节期间,安保其实很紧张,我来问问有没有安保公司愿意提供几个保镖!” “好的,那就麻烦主席先生了!” 陈瑾其实也是以防万一,他自己当然问题不大,一两个人随便对付,可张一谋老头一个,可能没法保护得周全,所以聘请安保确实很有必要。 “不要让这些不愉快的事情,影响到我们晚上的宴会!” “走吧,我们一起去参加柏林例行的晚宴!” 这是三大电影节开幕前都有的惯有流程,这是电影节结交圈子的好机会;除了第一次入围的电影人,没有收到邀请外,但凡已经入围过或者得过奖的导演、演员、编剧等等,都会有这样认识业界新人、大导演、资方的机会。 娄叶、贾科长等等拍的电影经常能入围三大,其实就是已经闯进了这个圈子,这也算是电影文艺的圈层,就是由欧洲三大发起的,能影响到北美、好莱坞。 陈瑾在未来资料里面查过,为什么Neon霓虹影业能在三大电影节大杀特杀,其实路子跟早期韦恩斯坦策略是一模一样的;他们就是通过这个圈层筵席,认识了很多的导演、电影人。 看中了什么电影项目,直接购买之后,给这些电影人寄作品和某种协议,同时在电影节造势。 评审团的成员,再怎么选择,其实都是这些人。 你一个资本跟他们打好关系,每一届都是熟人,也就好便于公关。 金钱、美女、投资……电影人看中的无非就这几样,他们能摸清这个圈层所有人的癖好。 而奥斯卡,其实也是一样的。 无非也是收买评委,全世界各地认识而已。 柏林时间晚上七点,陈瑾跟倪尼张沫几个,就已经在晚宴的大厅内。 人来人往,觥筹交错。 和第一次懵逼陌生、第二次含蓄逐个结交不同,陈瑾眼下在欧洲也算是有一丢丢那么的知名度,威尼斯影帝全球活着的其实也没几个,所以很多人还是认识他的。 当然,张一谋也带他认识了不少人,例如评审团的主席迈克·李,跟李桉有过合作的美国好莱坞新星杰克·吉伦哈尔等等。 陈瑾也见到了眼下风头炙热的评审团“副主席”,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一次别离》确实太火了,去年柏林金熊,今年上个月刚刚拿下进球,奥斯卡也已经收到了最佳外语片的入围,而且得奖呼声非常高。 所以他眼下的地位和话语权,还是挺超然的。 仅次于一把手迈克·李。 老迈克那可是三大电影节的常客,奥斯卡都提名了6次,绝对是电影圈的大腕。 不过这几个,对陈瑾都很客气,在华的态度上都是拥抱的,不像有的电影人,对华态度很恶劣。 这几个,那都是可以争取投票的,尤其是法哈蒂,跟张一谋有说有笑,又同属亚洲阵营,这一票其实能够争取。 而除了这些评审团成员和主席外,还有一些入围的重磅大导演演员,诸如大师塔维安尼兄弟、好莱坞巨星安吉丽娜·朱莉、奥斯卡影后梅丽尔·斯特里普、未来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陈瑾都一一打了照面。 倪尼就比较惨了,她属于小透明,就跟陈瑾第一次《山楂树之恋》参加威尼斯晚宴时一样,想融入,但却显得格格不入。 自身还是没有底气,遇到这么多好莱坞巨星,本身就慌得不行。 得亏陈瑾还对她照顾一二,没把她丢在众人的淹没中。 “呼~~~” “太紧张了!” “国内都没参加过这种……” 倪尼在那拍着胸口,眼神中却看到了几个熟人。 陈瑾也看到了。 不是《白鹿原》,而是《龙门飞甲》,这部电影也入围了本届主竞赛,应该是博纳花了钱的。 陈瑾看到了余东、徐老怪几个。 于公于私,都是华夏电影人,在外该打招呼还是要打的,虽然其实不太熟。 就这样认识着业界的一些同仁,将来说不定有合作的机会,倒也没有特别舔,都是认个脸熟,除了几个评审团的成员和主席之外,联系方式留的都不多。 这种结交,其实也是靠自身的成就满满爬上去的。 就像张一谋,人家来主动搭讪他,而不是“交换名片”,认识也不是为了能在好莱坞欧洲混的更好,而是以后遇到,能变得熟悉起来。 这就是三大电影节晚宴的目的。 持续到晚上的11点多,陈瑾一行人才跟评审团、主办方有说有笑的走出。 主要是张一谋,地位摆在这,都是一路聊天回去。 突然—— 冷不丁,陈瑾的眼眸中猛的出现了几个头绑着白布的家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