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感觉你更适合这部电影,王导还是太注重情色画面了,忽略了很多人文和社会深度……” 陈瑾在那班门弄斧的轻声说着。 张一谋摇了摇头:“这,当年谁不想拍?” “陈恺歌《霸王别姬》拍完,就准备拍部类似的片子,《白鹿原》显然非常合适!” “但西影厂也是没办法!” 张一谋在陈瑾耳边说着,这些密辛他当然是不知道的。 “上面……不给拍?” 陈瑾看张一谋的脸色,有些猜到了。 “嗯!” “这本子,原来最早就在我手里!” “主演是巩利!” 陈瑾:“……” 我靠,大新闻啊! 难怪了。 因为陈瑾的第一直觉,就感觉他能拍,而且他也是最适合的一个。 巩利演田小娥,那绝对也是天选。 甚至拍出来,必得大奖的那种;巩皇可能还能刷个金身。 这绝对是一部,不次于《霸王别姬》的华夏半个世纪苦难史。 老外就喜欢看华夏当年的那点破事,并且乐此不疲;毕竟他们就喜欢祖上阔过,现在落幕后的那种满足猎奇心理。 尤其是欧洲人。 “那时候的环境,不比现在!” 张一谋小声在陈瑾耳边说着:“90年代这部就被西影厂看上了,而且那时候三大跟西影厂关系很好,基本上拍的片子,都能拿个奖!” “但你也知道,影响不太好!” 张一谋笑着,陈瑾点了点头:“对,90年代得奖的电影太多了,导致西方人的刻板印象,都是那时候留下的!” “是啊,所以上面很生气,直接不允许拍类似的影片了!” “谁要拍了,直接就被禁,老田就是第一个撞枪口的!” “呵呵呵~~~” 说到这张一谋笑的跟兵马俑似的,陈瑾能想象到他们圈里面,第一个被上面打耳光的那场面。 不然也不会有田状状拿着禁令裱起来的骚操作。 “当时圈子里所有导演都知道,谁要是拿下《白鹿原》和《废都》,拍出来就能来三大拿奖……” “西影厂领导找过我,让我拍,我都还没答应呢……记者就直接传出去了!” “写的还有声有色的……” 张一谋摇了摇头:“这下子就属于捅了天,广电直接发了通告,也没指名道姓,就说《白鹿原》不能拍成电影!” “第二天,时任广电副部的王枫向新闻界点名指出,《白鹿原》、《废都》两部作品揭示的主题没有积极意义,更不宜拍成影视剧……” “然后,我就被调到上影制片厂了!” “哈哈哈!” 说起这段历史,张一谋还挺感慨的,陈瑾其实挺想知道,他看白鹿原时的心理动向。 应该是非常的有感触,因为本来,这本子是他拍的,而且他也是最适合的一个。 到了上影厂,张一谋就拍了《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也拿了大奖;那时候的张一谋正处在导演的巅峰期,基本上拿大奖十拿九稳。 不过,陈瑾其实还挺支持上面的决定,这部确实有点惨,属于陕西的一些黑历史。 老外得看高潮了不可。 以看过未来的陈瑾视角来说,这几年包括前面几十年,华夏导演拿华夏苦难拍成电影给欧洲人看,国人感觉是耻辱,不好的事情;但未来国力强大,这压根就不算事。 打铁还需自身硬,历史的不堪可以被拍出来,但你拍现代的种种不堪,这就是你的个人倾向了。 因为谁知道,华夏以前确实一穷二白,这是事实。 可你拍的那些什么现代社会阴暗面,这就是刻意抹黑了。 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所以陈瑾从来没觉得张一谋之前拍的《活着》等等有什么问题,但娄叶几个拍的影片,成分就很难说了。 “其实04年,西影厂又找过我!” 张一谋突然补充了一句:“当时我其实还是有机会的……” “那确实太可惜了!” 陈瑾想了想那时间段,张卫平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第(2/3)页